第042節 籌糧北上
韓昭德眼睛一轉:“既如此,那我明說,我也不要那五萬兩,我只求你以后每次運糧打八折。”樂妙春看著兩個人就在這里開始討價還價,笑著問道:“這八字還沒一撇呢,你倆就開始計較了,不讓人笑話嗎?”
樂妙春的聲音十分好聽,似乎不是本地人,韓昭德一時也不聽不出是哪里口音,但是十分受用。他正色道:“姑娘這么說就外行了,這次我能省五萬兩白銀,可是八折優惠,一年我就虧了,我這是長期貿易,能省則省啊!”
對方好大口氣,樂文山與樂妙春互看一眼。如今山東漕運已斷,北上物資只有靠海運,按道理說海運船家是不缺貨源的。但是無奈如今中原不穩,且不說山海關烽火頻年,山東漕運本身就說明當地土匪很多。而這個人擺明說過了天津還有旱路,道路不暢是個大問題。此時還敢運百萬石糧的,絕對是官軍。對方實力如果夠強,那么樂文山就能穩穩坐住北方船運第一把手的交椅。這是風險活,但也是富貴活。樂文山一咬牙:“成了。”
兩人又細細談了一些事情。鎮江雖是埠頭,卻是漕運埠頭。想要走海路,必須要繞過松江走海路。樂文山給韓昭德出了很多好主意,而韓昭德則把船上的安排全交給樂文山。樂文山很好奇韓昭德如何裝那么多錢,沒想到韓昭德到了揚州的榆林會館直接取了一張一萬兩銀子的銀票,然后又到金門鏢局去兌換銀子。樂文山一下就明白了為何韓昭德有恃無恐,他身上根本就沒有銀子,但是他隨時能取出銀子,這就很厲害。如果樂文山想要害韓昭德,那么就沒有銀子,而手里一萬兩銀子無論如何干不了什么事。樂文山暗暗感嘆,雖然韓昭德海運是外行,但是錢糧的事什么也瞞不過他。
說話間,姜旭和青楓也趕到了。聽說董小宛收下了藍書瑤,韓昭德很高興。但是姜旭卻悶悶不樂,聽完青楓的話,韓昭德正準備讓人去取銀票。這時姜旭卻突然說話了:“韓先生,我有一句話,不知當說不說。”
“嗯?二公子有話請說。”韓昭德不知道姜旭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姜旭認真的想想:“我想,讓青楓大哥留下來,照顧藍書瑤,您看是否可行?”
此話一說,二人都嚇了一跳。姜旭卻認真地說:“路上青楓大哥已經和我說了,此番小瑤待的地方不是很安穩,那些女人搞得什么出云社,我總覺得有問題。君子群而不黨,唯女子和小人難養也,這些女人又是小人,著實難防。如今家叔在大同有大動作,藍書瑤不容有失。我覺得,如果海船一行安全沒有問題,就讓青楓大哥留下來。”
一想到姜瓖的大事,韓昭德也覺得此事重要,便問青楓:“怎么樣?青楓兄弟,你愿意留下來嗎?”
青楓雖然心中很高興,但是也強忍這不說出來:“愿聽韓先生吩咐。”
韓昭德給青楓留下兩萬五千兩銀子,作為預備。又告訴他有事可以到榆林會館,找自己的名號。其實就是在自己的名號中又存了兩萬五千兩銀子。有這五萬兩銀子作為預備,青楓應該能夠應對大事了。韓昭德一個勁囑咐青楓,有問題盡管花錢,千萬不要因為錢的事情把藍書瑤的大事壞了,因為藍書瑤涉及姜瓖的大計,不可怠慢。當夜,青楓帶著兩萬兩銀票過江去了揚州。
而接下來的時間,韓昭德則與樂文山和樂妙春三個人忙活了十來天。當韓昭德與當地米商真正談起米的重量,是一千萬石而不是一百萬石,讓樂文山嚇了一跳。從鎮江裝好船起錨的時候,已經七月底了。樂妙春原來的使命是跟蹤韓昭德,別他跑了,哥哥的人就白忙活了。沒想到韓昭德本人比樂文山每天還要早到船上,除了糧食,還準備一堆醋鹽醬等雜七雜八東西。倒是沒有布匹,這讓樂妙春很奇怪。不過樂妙春也知道,韓昭德家的公子姜旭最近和揚州、鎮江的太原會館、運城會館、晉城會館里面的山西商人商量好,一旦此路暢通,別的人也可以走這條商路。因此樂妙春主要的心思便在這個姜旭公子身上,看著他的動向。
從鎮江出發的時候,已經快八月了。雖然鎮江還是一片暖意融融,可是韓昭德知道,大同府恐怕已經人心惶惶了。雖然從六月到八月不過兩個月,但是考慮到今年北方因為災情又歉收,現在已經是有人家揭不開鍋。再過一個月,如果糧食不能運到大同,恐怕姜瓖最擔心的暴亂事件就會出現。韓昭德看到船已經開始向北方行駛,便問樂文山:“文山兄,你估計我們多久能到天津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