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墻外旁聽的少年
這種危險的技能若是被心性不穩,品行不端的人學去,只會給這個天下帶來災難。
至圣儒學則不同,若非心有浩然之人,就算把練氣養氣之法傳給他,也練不出名堂。
不過最近吸引許知行注意的卻不是這五六個孩子,而是一個坐在教室外有著一墻之隔的那棵老樟樹上的少年。
每次許知行來學院上課,那少年都會爬上那棵老樟樹,一聽就是大半天。
許知行認得這位少年,并非是龍泉鎮本土人,而是幾年前跟隨那些流民一起搬遷來龍泉鎮的。
據說他原本是和他母親一起來的,只不過來龍泉鎮后他母親并沒有熬過第一個冬天,去世了。
少年就此成了孤兒。
縣衙念他身世可憐,便讓他跟著一起在修官道和碼頭的工地上干活。
雖然辛苦,好歹能吃上飯,不至于餓死。
后來官道和碼頭修好了,少年沒了工作,只能在鎮上零零散散的做點小工度日。
去年冬季,大雪天,少年因為缺少過冬的棉服,差點凍死在他那破敗的茅屋里。
恰好許知行去鎮上時路過他家門口,察覺到少年奄奄一息的氣息,便救了他。
等少年康復后便介紹他去陳家掌管的一間鐵匠鋪子里當學徒。
許知行還記得少年的名字,叫紀安,平安的安。
鎮子里,像紀安這種身世的孩子并不多見,加上這孩子性格堅韌沉穩,所以許知行對他印象比較深刻。
看到他坐在大樟樹上旁聽,許知行只是向他微微點頭,并不介意。
紀安臉色微紅,有些不好意,連忙爬下樹,躲在院墻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