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鎮鐵砂湖中的鐵砂是鑄劍極佳的材料。 其中蘊含著某種特性,能讓筑造的寶劍韌性、強度都達到極高的水準。 不過《劍經》之中的鑄劍之法,除了龍泉鎮的鐵砂之外,還需要十余種不同的材料。 這些材料其實都不算是什么特別稀有之物。 花了點時間,很快便搜集齊。 在開始鑄造《劍經》特有的佩劍之前,許知行用普通材料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先打造了兩柄劍作為練手。 系統傳授給他的知識會讓他無師自通。 缺乏的只不過是熟練度而已。 有了兩柄劍練手,許知行便有了十足的把握。 正式開爐鑄劍后,他便帶著趙蓁每日上午都待在劍爐中。 之所以要帶著趙蓁,是因為《劍經》中說純粹劍修的佩劍,必需要主人的親自參與鑄造,出爐。 甚至還需要主人心頭精血滋養,這樣才能與主人契合,再以特殊的練劍之法,溫養出劍氣,以劍氣入體,鑄造出先天劍體。 所以趙蓁必須要在場。 不僅要在場,還要參與鑄造。 當然了,以她現在的能力,也就只能打打下手。 劍爐之中,溫度極高,小姑娘每每完成半日的鑄劍,幾乎都已經虛脫。 但就算如此,她也依然堅持不懈,從未喊過一個累字。 這一份堅韌,讓人看了既欣慰,又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