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都是登門求見趙虎的人。 嚇得他只好躲進了陳府。 那些人再瘋狂也不敢擅闖陳府。 趙虎也終于清靜了些。 就在他名聲達到鼎盛的時候,京都又有一則傳言開始流傳。 說是吏部尚書之子顧平章就是那個背地里陷害趙虎之人。 一時間,群情激憤,讀書人紛紛上街,怒罵顧平章坑害國之棟梁。 一開始顧家人還會出面辯解,否認此事。 可之后關于顧平章如何收買貢院驗身的官吏,事后又是如何殺人滅口的所有細節全都被公布了出來。 到了這一步,顧家已經是百口莫辯。 面對著天下讀書人的悠悠眾口,哪怕是吏部尚書顧同甫,也根本壓不下來。 這可是大周開國第一場春闈。 當朝天子定下科舉國策時便說過,這一場為國取仕的大考,絕對公平公正,不分地位高低,身份貴賤,唯才是舉。 可轉眼便鬧出這種陷害人才的事情。 這不禁讓天下讀書人對科舉這條國策開始產生懷疑。 大家寒窗苦讀,甚至傾家蕩產趕赴京都,為的就是這一場大考。 可那些權貴只要不高興,隨時隨地就能讓你一切的努力付諸東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