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上都城
大感欣慰。
看來宇文清將從他那里學去的一些現代化知識用到了治理國家上,北燕國在他的治理下,國民的生活質量倒是遠比之前那種散亂部落的狀態下好了許多。
北燕立國不過才六七年,就能有這番景象,很不錯了。
最讓許知行欣慰的是,北燕國各地都建有學堂。
他專門去看過,學堂里的學子讀的都是他所傳授的至圣儒學。
但或許是因為基礎太弱,再加上北燕國在這之前會讀書識字的人并不多,這些學子并不能真正明白至圣儒學中的精髓要義。
所學成就,自然也就不會太高。
否則以許知行如今占據的天下文道氣運,不會要等到他進入云州才勉強感應到北燕國的文道氣象。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北燕國立國時間太短。
而北燕國的前身又是一個馬背上的民族,對于讀書識字本就不重視。
如今要不是因為北燕國有科舉,聽說讀書能入朝為官,成為人上人,恐怕就算告訴他們讀書能讀出一個陸地神仙,也沒有多少人會去多看一眼。
許知行看著那一座座學堂,和那些學堂里一邊讀著書,一邊苦思冥想的學子,不由得輕輕一嘆。
宇文清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就像是無米之炊,就算廚藝再好,也不會有什么成果。
北燕缺少的不是學子,而是教書的先生。
缺少真正理解至圣儒學的人。
這一點,光靠宇文清一個人是做不到的。
需要時間的積累。
一國文脈,沒有那么容易就能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