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修心,修至誠之道,明心見性,心境光明浩然,不染塵垢。可替天行道,言出法隨。 三家之道,各有所長。 總而言之,三家各的了一個純字。 在每一道上都能夠走到極致,純粹的極致。 但正因為如此,這三家之道想要走到極致,卻是千難萬難。 天下武夫千千萬,最終能修成地仙的也不過才三個。 徐子嬰身為道祖,創立宗門十多年,門下始終不過三四十弟子。 是他不想多招嗎?蓬萊仙島就在那,從未有人說過蓬萊仙島會拒絕求學者上門求道。 可為何到如今依然還是人才凋零? 有人說是問道大陣的緣故,問道大陣刷下去了太多的求學者。 可是闖過問道大陣才是入道修行的基本條件。 連問道大陣都過不去,不可能在道法一途上有太大的成就,甚至有可能連中三品都達不到。 對資質要求太高太高。 而儒道,傳世至今已有三十多年。 自至圣許知行之下,至今依然無一躋身君子之境的傳人。 而且可以預見的是,就算全天下的讀書人都開始修行儒道,能有所成就者也必定為數不多。 為何?只因人性本私,并不是誰都能達到儒道修行要求的光明浩然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