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陸鳴的新發明
白虎丹和鳴火酒樓帶來的收益,讓燕丹賺得盆滿缽滿,自覺不缺錢的燕丹對于陸鳴的關注度也開始減少了。
因為最開始燕丹將陸鳴從趙國都城邯鄲帶到燕國的都城薊城,甚至為此不惜犧牲幾十名精銳手下,就是為了從陸鳴口中套出琉璃盞的配方,從而賺大錢。
雖然來到薊城之后,琉璃盞的配方沒有套出來,但是陸鳴給出的白虎丹配方和建造的鳴火酒樓也起到了同樣的效果。
達成了目的的燕丹眼里,陸鳴的利用價值已經沒有多少了。
而且從自行車計劃的失敗,也讓燕丹覺得陸鳴已經江郎才盡了,因此對于陸鳴燕丹已經許久沒有召見了。
不過陸鳴也樂得于此,他才懶得跟燕丹扯皮呢。
那么這段時間陸鳴在忙著什么呢?
除了在忙著發展萬民堂之外,陸鳴也在忙著制造一種新的發明,一種非常重要的調味品——糖。
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的古印度,隨著絲綢之路的開通,糖逐漸傳播到了中原地區,而直到唐宋時期,中原才開始大規模地種植甘蔗,制糖業逐漸興起。
然而其實在這個時代,甘蔗已經被作為一種重要的糖源作物開始在南方地區種植了。
《楚辭》中提到的“柁漿”即是甘蔗的制品之一,表明在這個時代人們已經掌握了甘蔗的加工利用技術了。
利用燕丹門客的身份,陸鳴曾經和燕丹的其他門客們接觸調查過。
燕丹手下豢養的門客,質量還是比較高的,能獲得燕丹這樣高傲的人的認可自然是有著自己的特長和遠超常人的能力,在陸鳴的刻意結交之下,他順利的從這些門客口中了解到了這個時代的制糖技術。
在這個時代,甘蔗的種植數量較少,并且受到了農耕技術和經濟的影響,甘蔗的產量極少,并且是專門供給貴族的奢侈品。
并且這個時代的制糖加工技術相對落后,從甘蔗中獲取糖分主要依靠日曬或熬煮的方法,將甘蔗榨成汁之后制成糖漿或者是糖飴。
由于糖的稀缺性,其價格昂貴,成為了只有貴族才能享用的奢侈品,就連糖的貿易也受到了限制,主要是在貴族和富裕階層之間進行。
因為糖的珍貴和稀缺性,使得它甚至成為了一種文化的象征,一種權利和財富的象征。
總之,在這個時代發展制糖工藝,絕對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