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轉變
傅問舟細數(shù):“香草就不說了,老是纏著你,你也慣著她。一個虞清然,一個梁栩,只要有她們在,你就看不到我。”
溫時寧震驚:“有嗎?”
這不重要。
傅問舟最想說的是:“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月亮,我只知,若我遇到的不是時寧,我只會爛在泥沼里。而時寧,不管遇到的是月亮還是石頭,你都能讓它發(fā)光。”
“所以,離不開時寧的人是我,害怕失去的也是我。”
“所以,時寧,我們要個孩子吧。”
水滿則溢,月滿則虧,愛滿則傷。
與其患得患失,不如要個孩子。
是時候替他們分擔一些了。
傅問舟其實是暫時沒打算要孩子的。
一來,時寧這兩年太苦太苦,不忍她接著受懷孕生產(chǎn)之苦。
二來,他畢竟吃了數(shù)年的藥,雖說如今都已解,廖神醫(yī)也開了許多療養(yǎng)的方子,都說不會有問題……可他還是怕累及孩子,那將是一輩子的遺憾,他內(nèi)心是擔憂的。
以及,母親離世,尚在孝期內(nèi),他該守的。
可他虧欠時寧太多,亦虧欠自己太多,活之不易,便想牢牢抓住當下。
晚兒也一再說起,有她守就行了,讓他不必守,母親若真在天有靈,定然不會怪罪。
這一刻,傅問舟想通了。
他應該相信廖神醫(yī),相信時寧,相信天意,也相信母親定也是希望他和時寧能有個孩子。
他被那么多人珍之重之,更要好好活,好好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