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溜出門
陶溪運氣好,這么渺茫的希望還真的被他找到了。
符合這些條件的居然還有兩個小國,一個小國名字已經泯滅在歷史中了,另一個叫龐烏。
龐烏國是最后一個加入大季版圖的國家,之后不到十年,季王朝就滅了門,滅亡的問題不在龐烏,季王朝的死跟這個巴掌大的旱地沒關系。
龐烏國在加入季王朝的十年間,民生的確大有緩解,但干巴巴的干燥鬼地方并沒有一起加入季朝版圖,依舊我行我素,一直到季朝走進墳冢了還是老樣子。
相反,那個無名國就跟龐烏的經歷截然不同,它并入季朝以前洪災相當嚴重,每年到了雨季,死傷百姓不計其數,民不聊生。
陶溪:“接下來的內容讓人大跌眼鏡,我簡直懷疑文獻是不是在瞎寫。”
陶溪:“這位無名國,前腳被大水淹得全民在江上海里吐泡泡,并入季朝一年后,季朝的史官已經記載道,這個地方原先水患災害嚴重,我們花了一年時間治理妥善了,百姓也初步安定下來恢復耕作,真是壯哉我大季。”
他有點餓了,也往嘴里塞了一塊綠豆餅,說話口齒不清:“胡說八道!”
為了證實自己的判斷,陶溪找不著小國的記載,季朝文獻多的是,陶溪順桿爬,沿著自己的判斷往下摸索,挖出了更震驚的發現。
季王朝的歷法是什么鬼東西!
陶溪沒回家前跟同學解釋過類似的問題。
大季有一套自己的歷法,確立歷法的規則完全獨立于歷史。這套歷法分化時間和季節的規則,很多分化的節氣看似正常,實際上與現代當下的物理規律有不小的出入。
這是相當明顯的漏洞,為什么從來沒聽說過相關的結論?
陶溪越發相信這里邊一定有鬼,沒有人相信他,陶溪勁兒反而上來了,他繼續查,最后查到了信仰文化上。
其實按理說,季朝的信仰文化沒什么值得多心的地方,非要說點別的,季朝是個挺戀舊的朝代,過了一千年還會沿用舊方式祭祀自然神。不過陶溪見了鬼似的,品了它好幾個星期,品著品著就把自己送進去了。掙脫出來再回想,也覺得奇怪,不就這么點事。
季王朝信仰文化的矛盾乍一看不明顯,實際仔細一想,銜接就跟紙糊似的,粗糙卻又給它糊上了,你找不著反駁它的確鑿史料,又挑不出錯
現在想來,這個問題的答案似乎近在眼前了
陶溪雙手合十,對近在眼前的神仙虔誠地拜了拜,“善哉神仙,善哉時臺卿,小民虔誠地禱告,請帶我去卿元閣吧!事成了小民必定以一盒綠豆餅還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