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哪吃?折桂樓
*-*
在折桂樓頂層的露臺,置有一席桂樟曲水茶臺。
木輪吱嘎滾動,托盤順水流轉,各式茶果琳瑯滿目,茶香水汽裊裊彌漫。
這場流觴曲水席足夠豐盛,堪稱炊金饌玉,席面共有三人落座,但從破曉到日暮,茶水,茶點依舊半點沒動。
原因無他,主座那位從未抬筷。
煙籠霧繞中,沈元良跪坐于蒲團,安靜注視著地面,玉磚潔白瑩亮,倒映著他此刻的面容和姿態。
垂頭噤聲、斂眉低目,十足的恭順篤敬。
當然,此時此刻,保持卑下儀態的,也不止他一個。
沈元良瞥了眼身旁的中年修士,面容不顯,心底卻是嗤笑了一聲
與面相威風,身材魁梧的沈元良不同,董恒通兩腮發尖,身形更高挑,更瘦削,細細打量起來,頗像只猴。
這只猴因家傳絕學,和自身努力,在知天命的年歲,順利邁入洞虛境,也成功繼任了圣府執事長老。
但長老是董恒通的最終目標,可不是董氏的最終目標。
森林的茂盛,需要每棵樹奮力生長,需要大樹為樹苗遮風擋雨;獸群的龐大,需要公獸母獸繁殖,不停孕育、養護幼崽。
同樣,一個家族的興旺,也需要前輩登山趟河,為后輩提燈引路、保駕護航。
薪火相傳,方能生生不息。今年,輪到董恒通做‘引路人’。
面對家族傳達的使命,董恒通欣然接受。
幼時與伙伴們讀書修行,他總是墊底,論境界,他不如沈元良,論戰力,他比不得秋如心,論天賦,他差冷惜花不止一星半點……
可董氏家族龐大,本家繁榮昌盛,雄霸水虹澤多年,旁系不斷努力發展,也在圣府扎下深根,兩座巨物遙相輝映,足夠讓他挺起腰板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