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開竅
“咳咳咳咳咳……”
可能是被李小云說的話驚到了,也可能是身體太虛弱了。陳乾元開始不停的咳嗽。
李小云趕緊跑到外面的灶臺處,從一個破舊的茶碗里倒了一碗茶,端進去喂陳乾元喝下。還好他對李曉云的記憶接收的比較快,不然他可能連屋子外面有些什么都不知道。
喝下茶水后,陳乾元面色和緩了一些。于是接著回答李小云的問題。
“長生啊!這已經(jīng)是一個我很久沒聽過的詞了。修煉的境界一共分為九品,而古往今來,修煉到九品的一共只有三個人。儒圣、佛陀以及道祖。但哪怕是他們,如今也已不存于世。更別說其他人了!”
“終究不免一死嗎?”李小云說道
“尚未可知!儒圣、佛陀和道祖雖然不存于世,但沒有人看見他們身死。他們的下落現(xiàn)在仍然不得而知,是身死道消,還是去了什么地方,沒有人能回答這個問題。”陳乾元說道,“況且,修行一品到九品,每一個境界的提升都可以增加壽元。哪怕是一品的修士,都可以活兩百年之久,到了二品,活個五百年也沒有問題。不過每一個境界的提升也不是容易的事,卡在一品境界的不勝其數(shù)。”
“那要怎么提升境界啊?”李小云問道。
“修行初期,境界的提升主要以能調(diào)動更多天地靈氣來區(qū)分。而為了能使用更多天地靈氣,首先需要能在體內(nèi)留存住靈氣。就好比你只有吃飯,使自己的身體蘊含著力量,你才能將這些力量使出來,不然終究是鏡中花水中月。不過到了后期,隨著對道的領悟加深,可以直接調(diào)動天地靈氣為己所用。而修行的第一品旨在開竅醒神,當竅穴開啟,靈識覺醒,就可以引靈氣入體淬煉身體,所以第一品也叫開竅。當你所能引入的靈氣越來越多,最后在丹田處液化成靈臺,靈臺可以用于儲存液化后的靈氣,因此二品境界叫做靈臺。隨著修煉,靈臺逐漸變大,這時就需要將凝練成靈丹,所以三品境界叫做靈丹。”陳乾元說到這,拿起碗喝起茶水來。
“不叫金丹嗎?”李小云趁這個時候提問。
“其實不同的宗門叫法都不一樣,有叫凝丹,有叫靈丹,這并不重要!”
“靈丹之后,開始修煉靈識,待靈識凝練,可離體而出后就叫做神識。此時也就是四品境界,靈神境。之后,將神識與靈丹相結合,將其煉化成靈體。靈體可以更好地吸收儲存靈氣,同時還有身外化身的作用。許多修煉之人奪舍就是因為靈體未被消滅,因此靈體境相當于多了一條命。五品靈體之后,就是修煉的分水嶺了,后面的境界提升就不僅僅看靈氣了,還看對天道的理解。六品叫入道,七品叫化道,八品叫造化。不過佛宗后期是通過立下宏愿,完成宏愿來進行修行。因此佛門六品稱為宏愿,當宏愿完成后,證得道果。根據(jù)宏愿大小,獲得道果后直接達到對應的境界。因此佛家可直接在六品證得佛陀道果后晉升到九品佛陀境。但也可能在六品證得羅漢道果后永遠止步于七品羅漢境。因此佛家六品宏愿,七品羅漢,八品菩薩,九品佛陀。而且五品之后的境界提升涉及天道,所以五品之后,每次晉升都會有天劫降臨。”
“不知先生是何境界?”李小云好奇道。陳乾元之前在渡天劫,那最低也是五品靈體境了。
“我之前是六品入道境。”陳乾元答道。
李小云一驚,想不到他這么厲害。
不過李小云還是比較好奇,于是問道:“當今最高的境界是不是八品造化境修士?”因為之前陳乾元已經(jīng)說過,九品縱觀古今只有三人。所以現(xiàn)在他想知道八品修士有多少。
“八品修士當今世上沒有!”陳乾元搖了搖頭道,“至少據(jù)我所知沒有,也沒聽說過有誰見過八品修士現(xiàn)身。縱使有隱居避世的強者達到八品,也絕計不會多。修行一途,越到后面,能到達的人數(shù)越少!”
李小云點點頭。照著李曉云記憶里的動作對著陳乾元施了一禮,說道:“多謝先生指點!晚輩對修真之事已有了大概的了解。但前輩囑托我的事還沒有提及,還請前示下,晚輩自當盡力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