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糧食產量(二)
“朕大唐如此盛世,怎會連偏安一隅的宋都比不上。”
李世民逡巡著群臣,最終視線落在了房玄齡身上,“玄齡,你來說。”
房玄齡站出來拱手答道:“回陛下,想必是宋代以南為京畿,南方人力地力都開發到極限了,我朝應該也把目光放在南方。”
趙匡胤握緊了拳頭,若是他能拿回燕云十六州,何愁百姓無糧。
朱元璋摸了摸自己的胡子很滿意,種地還得是他們在行,糧食產量居于歷朝之首,這雙季稻又是什么,換成他大明來種,肯定比那個所謂的清還要高。
“為什么我們天朝連明都比不上,紅薯、玉米產量多高啊。”乾隆盯著數據又又又破防了,不過后來看到稻谷創下歷史巔峰,又滿意的坐了回去。
就在所有人都在羨慕明清時期產量時,姜瑜又默默地把現代的數據貼了上去:
現代小麥很容易就能畝產近1000斤,哪怕當代22億畝耕地中很一部分位于邊疆省份的貧瘠地區,平均糧食畝產仍高達559斤,顯然遠高于古代了,目前已知中國水稻一般在1200斤每畝,產量最高已經達到了2654斤每畝。中國水稻之所以得到了如此之大的進步,雜交水稻在其中的貢獻最大。
嘶~兩千六百斤!
“后世水稻竟有兩千六百斤!我們連零頭都算不上。”李斯驚呼出聲。
嬴政也被這個數據震驚的說不出話來,難怪后世之人都白白胖胖的,這么多糧食能養活他兩個大秦了。
所有皇帝都被震驚了,這后世之人是怎么做到的。
劉徹:“姜姑娘既然都講了糧食了,那么耕種方法也一定會教給我們吧。”
霍去病:“臣看姜姑娘并不是小氣之人,她肯定會。”
李世民看到了重點,“雜交水稻,這是產量高的關鍵嗎?”
“22億畝耕地?”趙匡胤羨慕了,大宋如今才不過六億多畝耕地,他恨不得下一秒就出師北伐。
顯然看到這一點的并不止趙匡胤一個人,朱元璋也瞪大了眼睛,道:“22億畝耕地,每畝兩千斤,我的乖乖,標兒,你快給咱算一下,這每年得收多少糧食啊。”
“兒也不知道,但足夠大明每個百姓都衣食無憂了。”朱標反正知道后面是一堆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