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4章 天子鷹犬
八月二十五。
因為"事急從權",信王朱由檢已于昨日于在百官的勸進下,在皇極殿正式繼位,年號定為"崇禎",成為大明第十六位皇帝。
大行皇帝朱由校的梓宮已然被搬到了專門停放皇帝靈柩的仁智殿,朱由檢便是名正言順的"入主"象征著大明最高權力的乾清宮中。
此時的朱由檢正斜靠在頗為寬大的龍椅上,盯著手中的一封奏本,表情若有所思。
奏本乃是內閣所上,事關大行皇帝朱由校的身后事,請謚天啟皇帝為"熹總"皇帝。
事關自己皇兄的身后事,朱由檢這兩日倒是下過不少功夫,自秦皇統一六國以來,從未有皇帝用過"熹"這等謚號。
但"熹"與"僖"同音,舊唐那名引得黃巢起義,王仙芝起義,令得唐王朝支離破碎的皇帝李儇最后便是得了個"僖"的謚號,史稱唐僖宗。
回想起自己皇兄黨爭的這幾年,外有遼鎮局勢日漸崩塌,內有土司亂上作亂,甚至就連白蓮教也是不甘示弱,于天啟二年在山東揭竿起義,其教首徐鴻儒更是自稱中興福烈帝。
天啟一朝,的確稱得上是"內憂外患"不斷,自己皇兄最終能夠落得"熹"這個中謚勉強也算可以向自己的皇嫂交代了。
幽幽一嘆,朱由檢拿起朱筆,自內閣的奏本上盤桓了少許,終是落筆,隨后將其擱置在一旁,臉上的表情有些深邃。
"陛下..."
見得朱由檢心情不佳,心腹太監王承恩本是不愿打擾,但一想到天子的交代,又不得不硬著頭皮,低聲呼喚。
"嗯?"
聞言,朱由校緩緩睜開雙眼,掃視著身旁這個與自己一同"殉國"的老太監,眼神有些復雜。
崇禎十七年,闖王李自成率領農民軍攻克明廷首都北京城,走投無路的崇禎皇帝最終在一棵歪脖子樹上終結了自己的性命,彼時陪同他一同赴死的只有這名白發蒼蒼的老太監。
"陛下,魏公公到了..."
雖然隨著朱由檢登基,自己這位信王府的總管太監也是隨之"水漲船高",但面對著權傾朝野的魏忠賢,王承恩仍是覺得氣勢不由自主的便矮了一頭。
"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