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造成了不小的打擊
楊天生為此專程返回東瀛一趟,對此事樊噲并無異議,他理解那些領主的意圖,只要李國助與興子有了子嗣,那孩子注定將成為東瀛的下一任領主。
但他也不想因此而逼迫李國助,整治東瀛的機會多得很,最終楊天生告訴他,李國助對此頗為樂意。
想來也是,李國助一生富貴,財富已無法激起他太大的興趣,現在有機會成為東瀛的太上皇,這權力對他而言確實頗具吸引力。
然而此事不可急于求成,特別是在東瀛南北領主之間尚存對立情緒,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發沖突。
對于東瀛領主間的對立情緒,大明樂見其成,但若真的爆發沖突則非所愿,樊噲無意過多干預東瀛內政,但絕不允許他們陷入混戰。
一個“穩定和諧”的東瀛才是理想的東瀛,正好現在跨洋航行的條件已經成熟,可以借此機會平息東瀛內部的紛爭。
不就是為了追求財富嗎?樊噲前往東瀛也是為了告訴他們,只要堅定地跟隨大明,機會自然不會少。
四月,樊噲正準備動身前往東瀛,卻被一份情報所阻,商盟中杉西的成員報告,自去年年底起,杉西的延安府和鞏昌府一帶爆發了大規模的民變。
目前杉西流民四散,卻沒有一條安全的通道能將這些流民引出,得知這一消息的商盟成員們無不心急如焚,呂宋的銅礦,加里曼丹的大金礦,霹靂的錫礦...全都是財富啊!
樊噲之前的策略是在南直隸和訶南之間布局,因為他知道這樣的混亂最終會蔓延至整個中原地區。
但誰知訶南的混亂要等到何年何月,想想現在滿地流民的杉西,誰不垂涎三尺?
無法親自前往東瀛,還需派遣一位地位足夠的人前往,樊噲思來想去,最終還是請出了許心素。
許心素這兩年已完全退出了聯盟的內政系統,只負責處理商盟和行會事務,盡管他才4歲,但李旦和顏思齊的相繼離世對他造成了不小的打擊。
他們都是常年在海上奔波的人,李旦的年紀已過五十,而顏思齊甚至未滿四十。
在另一個時空里,許心素在李旦和顏思齊去世后一直堅持與鄭芝龍斗爭到底,但現在已無此必要。
樊噲獲得現在的地位毫無爭議,而且成為首領后帶領大家生活得如此興旺。
以往大家出海,都是冒著極大的風險,除了風暴、迷航,還要擔心大明、尚亞西、河藍...但現在呢?只剩下天災。
許心素依舊如往常一樣,每年前往南直隸一次,現在他已無需小心翼翼,以前收貨時要各種委曲求全、討好奉承,現在情況完全顛倒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