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只要能保住性命就好
白廣升也明白自己難以逃脫,多次考慮與妻妾子女一同自盡,因為他聽聞流寇在索取贖金后,男性往往被迫參戰,而女性則遭受不幸。
對于子女,他倒沒有太多牽掛,畢竟家族百余年來最多只出過兩名秀才,但看著最近才迎娶的兩位年輕妾室,他實在不忍心,她們正值十四五歲的青春年華,如何能下得了手...
白主事是被請出家門的,因為敲響他家大門的是縣衙的快馬劉二。
縣里的這些職位幾乎都是世襲的,無論是吏員、衙役還是弓手,普通百姓想要了解其中的規矩是不可能的,更不用說規矩了,連肚子都填不飽的百姓哪有銀子讓子女讀書、習武?
原本白廣升已經打算好了,如果流寇來索取贖金,他就交出洵陽這邊的家產,雖然心疼,但家里在漢中和襄陽還有兩家店鋪,只要能保住性命就好。
他也未曾聽說有哪股流寇能長久占據縣城,浮財雖然沒了,但土地他們總不能搬走,聽說縣令大人已經為國捐軀,也不知道這兩天縣里的大戶已經有多少家破人亡。
只要他白廣升還活著,無論將來誰來擔任縣令,都還得依靠他們這些吏員來處理事務。
當聽到劉二敲門時,全家人都站在影壁后面的空地上,一隊流寇士兵進門轉過影壁,就把家中的婦女和孩子嚇得哭了起來。
盡管白主事這幾天已經多次告訴家人,哭泣只會讓人厭煩,一定要忍住不要哭出聲,但看著面無表情的流寇士兵進門,別說家人了,連他自己都軟倒在地,差點尿了出來。
雖然沒有被捆綁,但當雙腿顫抖得像篩糠一樣的白主事被劉二扶出家門時,院子里的家人們不敢阻攔,卻齊聲大哭了起來。
洵陽縣城有多大?方圓不過一里多,和大明絕大多數府縣一樣,是十字街的格局。
據老一輩人傳說,西邊富庶,東邊尊貴,洵陽城里也是如此,白廣升家的宅子位于城東偏南,寓意紫氣東來,離縣衙不過三四百步。
在這短短的幾百步路程中,不時可以看到一隊隊騎馬或步行的流寇士兵,除了收集糞便和廢品的牛車,街上一個百姓都看不見,只能隱約從街道兩邊的門縫里看到人影。
“大王饒命,我愿意將全部家產獻給大王,還請大王饒我一家性命!”
一路篩糠的白主事一進縣衙就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一邊用力磕頭一邊喊道。
他只在進門時隱約看到十幾個人影,規矩白主事很清楚,別說現在,就是以前縣令大人坐堂的時候,眼睛也不能亂看。
“不要你的性命、家財,只要你把我們交代的事情辦好就行,起來說話吧。”
樊噲的話讓白主事驚呆了,聽書或戲文里這時流寇不是應該高興地哈哈大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