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設法加快這一進程
毛文龍在被袁崇煥殺害一年后也被凌遲處死,原因是建奴從薊州的防區一路殺到京師城下,而袁崇煥此時的職務正是薊遼總督,薊州地區正是他的管轄范圍。
看到董先的急報,朱樉腦海中后世了解的信息逐漸浮現,大概是喜峰口吧?似乎記得是這個著名的長城隘口,似乎建奴第一次攻明就是從這里進入的。
“緊急召集軍事會議,把所有連級以上在洵陽的軍官統統召集到縣衙開會。”
這些天朱樉一直都沒睡好覺,總覺得有什么大事忘記了,但又怎么都想不起來,看到董先的急報他心里不由懊悔,怎么會忘了這么重要的事情?
但后悔也來不及了,現在只能想辦法補救,雖然不打算正面出現和建奴作戰,但這個機會絕不能放過。
“傳令,立即命令在苔灣駐守的軍官一團緊急前往鎮江;命令鐘斌所部立即準備好兩個團以及一千騎兵至少一個月的戰備物資;命令董先所部立即進入一級戰備。”
朱樉迅速下達了數項指令,要求羅同安指揮的機動艦隊加快步伐,將戰馬和戰略物資運送至山西朔州;同時,他命令商盟動員其成員,向朔州輸送各類戰略物資。
在極短的時間內,朱樉便發布了這些指令,它們首先需要由副官轉化為文字形式,然后由朱樉親自審閱并加蓋印章,簽署密語。
對于抵御建奴入侵的準備工作,朱樉已經與軍政司的相關人士進行了多次討論,因為他無法確切回憶起后金首次入侵明朝的具體時間。
雖然提前布局并無不妥,但能夠預見后金的入侵并確定其大致路線,這確實令人難以置信。
朱樉并不愿意以福健副將的身份參與這場戰爭,因為一旦他參與對抗后金的入侵,取得顯著成就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朱樉以福健副將的身份領軍救援,并且取得了成功,明朝朝廷難免會對他進行封賞。
從海防游擊到副將,在明朝的體系中,朱樉已經算是迅速晉升了,若再立下救援大功,必定會得到進一步的封賞。
救援京師并取得勝利,一個總兵的職位是少不了的,甚至可能獲得一個雜號將軍的稱號,取代俞咨皋的位置。
但作為一個曾經的“海盜”,朱樉在明朝不斷獲得封賞,對于大多數百姓來說,這是對皇恩的深深感激。
盡管朱樉本人并不在乎這些,但天下的百姓卻非常在乎。
朱樉絕不想再提升官職,但他的部下可以。
看看福健副將和他的原部下們,他們沒有得到朝廷的任何俸祿,卻在朱樉的支持下不斷為明朝立下功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