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尋找貨物的銷路
“不僅如此,我還要告訴白先生一件事,無論王將軍的軍隊是否能在洵陽站穩腳跟,我都能確保您在襄陽無恙。”
發財固然是好事,但與保命相比,當然是……既能保命,又能發財更好,汪寄年的這句話徹底擊破了白廣升的心防。
如果換作其他人,哪怕是王棟來說這句話,效果都不會這么好,但襄陽的私鹽交易確實不是普通人家敢做的生意。
襄陽也是天下有名的大城市,能在那里公然賣私鹽而安然無恙,這能是普通人家?
“先生有任何吩咐,我萬死不辭!”得到了這么多好處,白主事也不是傻瓜,急忙鞠躬表示態度。
“死是不會死的,不僅不能死,我們還要讓白先生一家生活得更好,白先生,以后還要您多多費心啊!”
汪寄年也鄭重地向白廣升行禮,要做好當地的事情,沒有這些士紳的支持,不知道要多費多少力氣,而且效果還不一定好,他真的希望白廣升能帶動洵陽的士紳為穩定洵陽做出貢獻。
二年十月中旬,整個洵陽都沸騰了,士紳們因為得到了以前根本無法涉足的交易的經營權,即使有些士紳在合股后還是選擇了離開洵陽。
但這些人離開,一部分是為了避難,另一部分則是為了趕往各地尋找貨物的銷路,洵陽的士紳們尤其嫉妒白廣升家,因為他聯合了幾戶親戚,竟然拿到了杉西的鹽貨交易,這可是巨大的交易!
盡管心中有所不滿,但那名為威震天的匪幫卻為洵陽的士紳們開辟了一條財路,允許他們投資平利縣的鐵礦與煤礦。
汪寄年展示的各類鐵器讓士紳們興奮不已,襄陽的蜂窩煤爐也早已被他們廣泛使用,但有些士紳開設的鐵器作坊卻無法以同樣的低價出售爐子。
如今,這兩種作坊都向他們開放,考慮到杉西還有多少家庭渴望購買廉價的鐵器和鹽貨,這一點尤為重要。
盡管杉西地區已經陷入混亂,但大多數城市內部仍然相對平靜,更不用說北方地區了。
士紳們感到高興,洵陽的民眾也極為興奮,因為“威震天”大王開始分配土地,這是他們期待已久的一天。
一個多月來,各地都在疏通河道,安裝水車。
雖然今年無法立即使用,但只要有水源,原本的旱地也能變成水田。
更何況威震天大王只征收田稅,沒有勞役和攤派,沒有了這些沉重的負擔,農民對來年充滿了期待。
陳三槐的部隊中大約有一千名俘虜,除了他的親兵和一些被處決的人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