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這個道理說得冠冕堂皇
這次征伐大明,其他七旗主力盡出,代善和正紅旗大部主力留守沈陽,正應該去換回留駐關內四城的將士們休整,以后八旗應當輪番派駐精銳駐防四城。
這個道理說得冠冕堂皇,一點毛病也找不出來,但大家又都知道,阿敏本來對征伐大明就表示反對,因為害怕被明軍圍攻。
而關內四城又是明廷必定會全力收復的地方,這就是在賭阿敏的運氣,賭在他駐防期間不會受到明軍的圍攻,直到下一輪兵馬前來換防。
眾人皆知,即便阿敏與鑲紅旗此次僥幸逃脫,下一回的守衛之責必將落在兩白旗及正紅、正藍旗之中,無論如何,這五旗必有一旗將承擔失守城池的重擔。
若說這五旗的兵力在守衛期間未遭明軍圍攻……那很可能是大明自身已至末路,一役便令大明崩潰,如此威勢,八旗之中恐難再有人能與黃臺吉爭鋒。
然而陽謀便是如此,即便你洞察了前因后果,也不得不依他人鋪設的道路前行,因為別無選擇。
正如黃臺吉當初決意駐守關內四城,未見一支能戰的明軍,無論是九邊還是各鎮,所有前來支援的兵力都被后金擊敗。
在大明京畿肆虐了三個半月,后金上下皆滿載而歸,除了少數貝勒文臣,無人認為大明能在后金軍前占得便宜。
若非黃臺吉極力控制,那些年輕的貝勒們甚至想要一舉攻下大明的京城。
那時別說是守衛關內四城了,即便是黃臺吉提議回師攻下大明京城,八旗上下也會毫不猶豫地跟隨。
看著阿敏即將陷入困境,代善與莽古爾泰雖有意提醒,卻發現無能為力。
三月二十一日清晨,阿敏帶領駐守沈陽的文武官員天未亮便起床,準備穿戴整齊,盛裝出行三十里迎接大汗凱旋。
后金的禮儀也是模仿大明,留守的官員先行禮節,還需至大汗帳中稍作交談。
此時八旗旗主、五位固山額真及在場的小貝勒才一同進入汗帳,以往三大貝勒都與黃臺吉并肩而坐,此刻三人卻顯得有些局促,一場對明之戰讓黃臺吉聲望大增。
平日里莽古爾泰和阿敏總愛冷嘲熱諷幾句,但今日三大貝勒除了附和外不再多言,汗帳中只有黃臺吉象征性地詢問了一下大軍離去后后金的情況,隨即宣布回城。
離開汗帳時,莽古爾泰本想如往常般與黃臺吉并肩而行,卻被豪格和岳托左右一擠,落在了后頭,兩人對莽古爾泰的怒視視若無睹,待莽古爾泰回過神來,黃臺吉已大步流星地走出了汗帳。
黃臺吉此刻心中極為自得,他確實知道明軍實力不強,卻未料到竟如此不堪。
當初分兵兩路入關,其實是他留有后手,明國人口眾多,相應的軍隊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