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應該還來得及
濟爾哈朗的信件被戰場上的眾人傳閱,一時間無人敢信,后金總計二百四十個牛錄,若關內的軍隊全軍覆沒,相當于一次性損失了約三十個完整的牛錄,且全部是旗人。
這是自老汗努爾哈赤起兵以來,女真人從未遭受過的損失,僅此一役就重創了后金的元氣,沒有十年八年根本無法恢復。
除了自身的重大損失,如果這場慘敗的消息傳開,以前依附于后金的科爾沁蒙古,以及通過這次入侵大明剛剛有意向倒向后金的喀喇沁蒙古各部。
在得知這樣的消息后,必定會對后金的實力重新評估,況且還有一向與后金不和的察哈爾蒙古,林丹汗得知這個消息后又會有何反應?
“當初我建議不要攻打大明,結果無人聽從;后來又建議不要在關內駐留兵馬,結果還是無人聽從,現在好了?大金要毀在你們手中了,父汗創立的基業即將被你們敗光!”
盡管黃臺吉聲稱濟爾哈朗近在城郊,但各旗首領雖然心存疑慮,卻也明白濟爾哈朗并非空口無憑之人,這消息即便不完全準確,也八九不離十。
盡管損失了眾多精兵,但莽古爾泰內心并不如言語中那般不悅,全軍覆沒,阿巴泰恐怕是回不來了,盡管損失了千余兵力,但阿巴泰獨自指揮的六個牛錄這次他無論如何也不會再交給他人。
“此刻討論此事有何意義?還不速派人將阿敏大貝勒帶領的部隊召回?”
之前反對黃臺吉征伐明國,結果證明代善和莽古爾泰的看法是錯誤的,盡管兩人仍舊不同意駐軍關內四城,但在黃臺吉征伐明國的明智決策面前,他們只是象征性地表達了一下憂慮。
現在終于證明了他們的正確,代善在聽完莽古爾泰的發泄后也冷冷地諷刺了黃臺吉一句。
“已經派出快馬去召回大軍,此刻他們應該還未到達哈喇河,應該還來得及。”
盡管與代善是父子關系,但岳托始終站在黃臺吉一邊,代善的責問黃臺吉不便也不能直接回應,岳托出面解釋了一句。
黃臺吉此刻心中充滿了悲哀,關內四城本是他為阿敏設下的陷阱。
明國必然不會容忍京城附近有城池被后金占領,也必然會不斷發兵攻占四城,屆時無論出于何種原因,阿敏都將承擔失城的重罪。
但他怎么也沒想到,大明不是已經沒有能戰的軍隊了嗎,這場敗仗是如何發生的呢?
原本形勢一片大好,阿敏即便知道關內四城是為他設下的陷阱,也不得不去。
以往在小事上三大貝勒該爭的照樣爭,但一旦黃臺吉想要對其他旗有所動作,三大貝勒向來是齊心協力地與他對抗。
這次借助征伐明國的威勢,代善和莽古爾泰都被黃臺吉奪去了氣勢,即便知道阿敏是被派去送死,也不敢像以前那樣強硬反對了,誰能想到現在出現了這樣的變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