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再無翻身之日
“三貝勒,在灤河遭遇埋伏時,之后的情況我并不了解,但永平城破之時,據我所知他們僅損失了十幾名士兵便攻上了城墻,且都是被箭矢所傷。”
濟爾哈朗此言一出,場中七位旗主不禁打了個寒戰,在戰斗中,最難的便是攻城,而當時永平城中至少有八千精兵,卻只給敵人造成了十幾人的傷亡。
若非了解濟爾哈朗一向謹慎,這樣的話誰敢相信?場中頓時又陷入了沉默。
過了許久,黃臺吉才嘆了口氣。
“濟爾哈朗,既然明國已有如此強大的軍隊,你為何剛才卻說我們不必退回建州?”
“大汗,依我之見,我們不僅不能撤退,恐怕還需繼續進攻明國。”
“什么,你瘋了嗎?之前不是說打不贏,現在又讓我們大金的士兵去送死嗎?”
聽到后金形勢不妙,莽古爾泰剛剛安靜了一會兒,但濟爾哈朗卻說要繼續攻明,原本上一次攻明他就不同意,現在又吃了這樣的大虧,他立刻就大聲反對。
三貝勒,我們不僅要繼續攻明,還得加快征伐蒙古。
前幾年我們不知何故,朱樉占領金州后就停止了?
以我所見,之前多半還是因為他們兵力不足,經過幾年的發展,現在兵力已經足夠,加上恰好遇到我們攻明,正是他們立功的好時機。
因此他們雙管齊下,一處救援京師,一處收復四城,三貝勒你應該知道,按照明國的方式養兵要耗費多少糧餉?即使富如江海的商人富可敵國,但養這么多兵也是養不起的。
這次朱樉發兵奪取四城,多半也是因為兵力多了,不奪取些田地屯墾恐怕也難以支撐,這種既能立功又能獲利的事情現在不正是時候嗎?”
“但你說了這么多,也沒說我們為什么還要繼續去攻明?”
莽古爾泰是個急躁的人,聽濟爾哈朗細細解釋還沒說到他想知道的,立刻又不耐煩地插嘴。
“當年李成梁在遼東是如何做的?朱樉他們就想如何做。
三貝勒,現在形勢已經萬分危急,對于金州的兵馬或者他們背后的支持者來說,想要安排人立功,在明國朝堂里站穩腳跟,還有什么比攻打我們大金來得快?”
我們若真的閉門不出,他們的戰功又從何而來?他們為何在占據蓋州、岫巖后便停止前進?難道是他們畏懼進攻海州、鳳凰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