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后續戰事敘述皆用白話
在那個時代,朝中幾乎沒有人認為他能在兵部長久立足,因為面對當時的復雜局勢,梁尚書的威望并不足以讓他站穩腳跟,他不過是在沒有合適人選的情況下被臨時拉來充數的。
然而,當關內四城被奪回后,他的情況有了顯著的改善。
盡管私下里,大臣們仍然認為他只是運氣好,撿到了周延儒留下的殘羹剩飯。
但當陳方極的塘報送到后,梁大人意識到自己兵部尚書的位置已經穩固,短時間內無人能夠取代。
陳方極,無疑是個杰出的人物!在塘報中,他被置于明面上,聲稱是在梁尚書的親自指導下才取得了如此輝煌的勝利。
這件事情該如何解釋呢?
原本,陳方極是奉命去考核東江軍隊的將領,而且兵部的高級官員在出差前也必須聆聽梁尚書的教誨。
現在這樣的說辭,沒有人能挑出毛病,因為這是當事人自己承認的。
陳方極對朱樉的背景有所了解,而梁大人知道的更多。
他迅速命令贊畫起草捷報文書,梁尚書立刻帶著文書前往文淵閣,因為那天正好是首輔值班。
“臣為陛下賀!”首輔和梁尚書在武英殿中鄭重地向皇帝行大禮。
按照大明的禮制,除非是大朝會、慶典、祭祀或述職等重要場合,文官是不需要向皇帝跪拜的。
見到兩位最受信任的大臣向自己行禮,并且口中說出“賀”字,盡管還不知道具體發生了什么,皇帝的臉上已經露出了喜悅的神色。
“先生請起,梁大人起來吧!”
對于重要的臣子和寵臣,皇帝通常會稱呼他們為“先生”以示尊重,而稱呼他們的職位也有類似的效果。
兩人再次重重地拜了一次,然后才起身。
“賀喜陛下,因為東虜在永平遭到重創,臣派步兵武選清吏司主事陳方極去東江核實情況,陳方極在皮島上極力勸說東江軍隊進攻東虜,收復失地。
幸運的是,東江的將領們感激朝廷的恩義,決心奮起抗擊敵人,現在復州、蓋州、岫巖、義州都已經收復,臣特來報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