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決定不再從事此業
“那些不愿意跟隨我們的人,難道不就是應該除掉嗎?否則,任由他們制造麻煩,豈不是更加棘手?”
聽到朱樉的話,樊噲不禁揉了揉額頭。
在這個時空已經待了將近十年,他對這個環境已經沒有任何不適應,但那種從內心深處涌出的孤獨感卻始終無法消除。
朱樉,依舊無法理解他的話語……
在朱樉的陪同下,樊噲先后在金州、旅順、蓋州停留了兩三天,了解了各地的情況后,離開了遼東,他還有一件事情要處理。
在劉公島,他與已經等候多時的羅同安會合,一行人直接前往膠州灣。
提起膠州或膠州灣,即使在另一個時空,許多人也需要思考一下它的大致位置。
但若提到青島,幾乎每個人都會知道。
樊噲此次的目的是為當初船上幸存的九個兄弟之一的揚六舉行儀式。
他原本計劃帶領一支小隊直接攻破膠州,光明正大地將那位徐老爺抓走。
然而,四月份羅同安傳來消息,樊噲的老朋友孫元化被任命為登萊巡撫,并且已經上任。
膠州位于萊州府,但屬于直隸州,由于靠近膠州灣,周圍有許多島嶼,整個膠州灣內有許多私人港口,萊州、青州甚至濟南府都有許多士紳從這里出海貿易。
為了維持海禁,膠州歸登萊巡撫直轄,老朋友新官上任就上演膠州被攻破的戲碼顯然不合適,因此只能派人想辦法將徐老爺一家抓出來。
在船上,羅同安向樊噲介紹了一些打探來的情報,如果沒有大的意外,這位徐老爺應該叫做徐存信,而且他的家族背景相當顯赫。
膠州的徐存信是徐家的當代家主,今年五十一歲,徐家在登萊擁有廣泛的田產和商鋪,據說在濟南府、袞州府也有田產。
徐家之所以如此興旺發達,是因為歷代都有子弟考取功名,出過不少官員,不僅在登萊,就是在汕東也頗有聲望,當朝更是有一個子弟在河南擔任左參政。
左參政是從三品文官,是布政使的副手,參政分為左右兩位,左參政無疑是布政使之下的第一人,可謂地方要員。
膠州直隸原本是為了更好地實施海禁,但到了現在,別說海禁了,膠州反而因為靠近膠州灣的便利,成為了汕東海上走私的重要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