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爭一爭支配權
特別是對于罰款,需要逐級向上申請,相關部門通過后還需要資政局審議通過。
為了這些流程,申請罰款項目必須符合聯盟和地方的法律、法條,必須建立專門的賬戶和監督機制,而且只要是收入,地方總歸要和中央爭一爭支配權。
而為了執法權和監督權,各方又要進行一番爭論,這樣一趟流程下來,耗時不說,其中的爭斗也必然不少,畢竟每年百萬的人口流動,光是罰沒款項就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鄧保生說到這里停頓了一會兒,就是為了讓大家思考一下,朱樉這次真的感到驚訝,他也非常想知道鄧保生將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聯盟對新移民不是有三免兩減半的政策嗎?根據以前新移民在聯盟里的發展情況來看,三年足夠他們把生地種成熟地,實際上以南部諸島大部分地區的情況來看,兩年地就熟了。”
因此,我提議,今后對于新登陸島嶼的移民,在需要進行經濟上的懲罰時,可以對“兩減半”政策進行調整,例如此次,我們將這些違規婦女的家庭從“兩減半”調整為“一減半”。
這樣做既保持了一定的懲罰力度,又不至于對新移民的生活造成過大影響,而且這種懲罰措施已有先例,糧食稅歸國家所有,執行和監督的各方都已明確,申請流程也非常簡單,至于地方和中央如何分配罰沒的糧食也可以繼續討論。”
嘩……鄧保生的話音剛落,場內的年輕人紛紛起立鼓掌,朱樉也站起身來,用力鼓掌,眼中泛起了淚光。
這兩年來,他對于聯盟的具體事務參與甚少,原本他在中央的時間就不多,而且很多時間都投入到了科技和教育上,對于政務事務,他一向是放手不管。
只有在制定或修改規則時,他才會全程參與,對于具體的事務,他只負責監督。
此刻,看著因為發言而引發全場熱烈掌聲,雙腿又開始顫抖的鄧保生,朱樉心中感慨萬千,誰說華夏民族保守、懦弱?只是缺乏合適的環境罷了!
熱烈的掌聲是因為大家都理解了鄧保生的話,聯盟耕種三年后,土地產量已經基本穩定,聯盟的糧食稅為兩成,對于沒有徭役的農民來說,負擔并不重。
這些移民大多數將被分配到呂宋和暹羅,那里一年可以種植三季水稻,畝產大約五百斤,人均十畝地,以一成糧食稅作為懲罰,力度已經足夠。
關鍵是這并不影響移民的生計,但比別人多繳納了一成糧食稅,這種痛苦也足以讓農民心痛許久。
鄧保生想出的解決方案也非常容易實施,因為已有先例,聯盟中早已存在這種懲罰的先例,各項制度和流程都已完備,只需上報即可批準,不過是走個程序而已。
第二天,舟山的新移民被召集起來,四五萬人同時觀刑是不可能的,因為沒有合適的場地和設施。
十二名男子在一處高臺上,在三千多人的注視下,各自接受了三鞭的懲罰,背部都被打得皮開肉綻。
經過簡單的消毒和敷藥處理后,他們又光著上身被帶到了一處亭子里,四名女子也蒙著臉在亭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