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不得不拼命工作
稍大一些的孩子如果不參與勞動,就只能吃父母家人剩下的食物。
隨著與蒙古人相處的日子增加,看守他們的華夏軍士兵心中的驚訝也日益增多。
在華夏人眼中,孩子是未來的希望,無論條件如何,除了家庭的主要勞動力能獲得更多糧食外,孩子是第二個獲得糧食的群體。
然而,蒙古人的觀念不同,男孩子似乎成了家庭的負擔,四歲還不參與勞動就只能吃父母故意留下的殘渣。
華夏軍隊沒有俘虜的傳統,因為在追擊和俘虜蒙古人的過程中,也殺了不少牲畜。
這些死去的肉類不易保存,除了自己食用外,還分給了有嬰幼兒的蒙古家庭一些。
蒙古人吃肉的場景讓官兵們大為震驚。
好的肉和肥膘總是由家中的壯年男性先享用,然后是婦女和老人。
小男孩們只能啃一些大人們故意留下的骨頭,以及一些難以撕咬的筋膜,而女孩子則稍好一些,大人們會從自己口中分給她們一些。
至于主食,男孩子們吃的更是難以下咽。
面餅被烤得焦糊,黍薯的皮殼或者煮焦的部分,面餅都是用包袱皮包裹的,掰開總會有一些碎屑,這些碎屑最終也是由男孩子們解決。
飲食方面尚且如此,睡眠習慣更是令人難以理解。
蒙古人沒有分床睡的習慣,男女老少都睡在同一張氈毯上,但這不包括未成年的男孩,他們與狗同睡,一張破舊的氈毯就是他們的床。
因此,蒙古的男孩子沒有懶惰的,也不能說完全沒有,總有那么幾個也是正常的。
因為懶惰意味著饑餓,幼年時的饑餓意味著營養不良,身體不強壯就無法成為戰士,最終只能淪為奴隸。
在游牧生活中,成年男女的辛苦是在行進和扎營時,一旦在一個地方停下來,成年男女就輕松了。
放牧是孩子們的工作,男女都要參與。
為了在吃飯時能獲得一塊餅或者帶有肥膘的羊肉,男孩子們在到達游牧點時不得不拼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