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要裝作若無其事
但他的生存環境比古蒙孩子要好得多,至少他的父親有什么好東西都會先給他吃,盡管古蒙人向逃亡民眾收取的糧食并不多,關外的土地也足夠廣闊,還有大型牲畜可以耕作。
但關外畢竟是關外,氣候條件實在太惡劣,冬麥無法種植,只有每年五月到十月間能種一季,而且關外風大,隨便一場風災麥子就全倒了。
一年到頭,父子倆不是在拔草、扶麥子,就是在給古蒙貴族放牧,雖然不至于餓死,但生活也過得非常艱難。
朱樉對現在的生活非常滿意,養馬對其他大明人來說是一件苦差事,但他早已習慣,晚上如果不去看看馬匹牲口,到了那個時間他也會醒來。
起初,他并未有志于軍旅生涯,因為他能說一口地道的古蒙語,騎術精湛,與草原上的人們無異,同樣能在馬背上拉弓射箭,但這在他看來不過是草原生活的日常,算不上什么特殊技能。
然而,騎兵營的營長在目睹了他的基本技能后,卻對他贊不絕口,立刻邀請他加入騎兵行列。
朱樉本無意投身戰場,而且草原上為了保護糧食生產,通常不要求流民參戰。
在塞外生活了十一年,他親眼目睹了岱海地區五次草場歸屬的更迭,以及無數次的草原部落入侵。
那些掠奪到財物的草原人自然歡欣鼓舞,但那些在關內戰死的草原騎兵的家人卻處境艱難。
家中若有兄弟尚能依靠,但多年來,草原部落除了對外掠奪,內部也爭斗不休,導致許多家庭僅靠一個男性支撐,兄弟不是戰死就是被其他部落擄走成為奴隸。
這次一團在岱海的戰斗也造成了許多古蒙家庭失去了支柱。
朱樉也因此成家,作為夏國人,又有協助管理的職責,當隊伍行至保德州附近時,他被一位年輕的古蒙寡婦拉進了帳篷。
在這個年代,大明的貧民并不講究華夷之別,能有女人延續香火已是天賜之福。
何況朱樉自幼在塞外長大,草原上的風俗便是如此,丈夫去世后,女人帶著孩子嫁給丈夫的兄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但不論他人是否已有妻室,草原上并無妻妾之分,來者都是自家人。
這樣的事一旦發生,便會接二連三,十幾個從土城出來的年輕人很快被古蒙寡婦們拉進帳篷,成就了好事,不久便被一團的官兵們察覺。
這件事也讓吳金和首領們驚訝了一陣,經過討論,大家一致決定認可這樣的家庭,但不允許兩個以上的古蒙女人嫁給同一個男人,因為已經不止一個前土城流民被兩個女人拉進帳篷。
朱樉因此有了兩位古蒙族的妻子,不是不能有更多的妻子,而是他的月薪僅有十元,相當于一兩銀子,而且兩位古蒙女人共帶著三個孩子,最大的已經六歲,憑他的供給無法養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