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未見哪次手下留情
而湖廣和寺釧地區山林眾多,那里的盜賊數量比起山陜地區只多不少,聯盟一時之間確實無法分兵去占領這些地區。
趙之龍的投降行為,使得云貴總督林兆鼎也隨即宣布歸順。林兆鼎原本就在尋找歸順的機會,但還需顧及名聲。侯十路是武將,投降建奴的總兵不在少數,但文臣歸順的尚無先例。忻城伯趙之龍的投降,為文臣歸順開創了先例。按照儒家的禮儀,皇族是最高等級,其次是勛戚,然后是文官和武將。如今連第二等級的貴族都選擇投降,林兆鼎的歸順也就不足為奇了。
隨后,湖廣、寺釧地區開始陸續有府縣官員和武將主動宣布歸順夏國聯盟。湖廣地區尚好,因為鄭芝龍經營多年,手中的兵力和人力尚能應對,但寺釧地區則較為棘手。此時,杉西的王棟不得不派出兵力和人手去接收和穩定歸順的地區。這些地區的縉紳們非常焦急,沒有聯盟機構開出的憑證,他們的家族就無法前往銀度成為剎帝利。晚一天,損失的都是金錢。
南直隸的歸順被朱樉暫時壓制,畢竟不能讓北直隸徹底陷入混亂,還需通過運河保證北直隸的供應。到了七月,張佑的部隊已經開始大規模向遼東調動,聯盟決定從今年開始解決建奴問題。待建奴和古蒙問題都解決之后,再回頭解決京師的問題。
在五年七月的一個日子里,大明的錦州總兵祖大壽的宅邸迎來了一位特殊的訪客。這位訪客既是他的舊識,但身份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陳大昭,這個名字在旅順和遼東地區如雷貫耳,他多年來以董賢的舅兄自居,享受著無憂無慮的生活。盡管他掛著團長的頭銜,但他所指揮的旅順第一團已經淪為了二線的守備力量。
得益于董賢的關系,陳大昭在遼東的商業活動中如魚得水,無論是小規模的交易還是大規模的船廠、煤鐵、木材、毛皮等大宗商品交易,他都有所涉足。
曾經,他是一位精悍的水師將領,但近十年來,他的身材已經變得圓潤,以至于出門在外,無人能將他與一位軍將聯系起來。
此次他來到錦州,并非為了買賣物品,而是為了一項特殊的任務——勸降。由于聯盟的兵力緊張,他們需要采取一些非常手段。
聯盟對建奴的攻勢將分為三路,董賢擔任主帥,鐘斌則是副帥。
鐘斌在運河地區經營多年,雖然名義上是內河水軍,但由于地理位置優越,每年有大量的流民經過此地。
多年來,鐘斌實際上已經成為了練兵的總指揮,在駱馬湖、洪澤湖和太湖等湖泊中建立了基地,將許多流民中的青壯年訓練成了士兵。
經過多年的等待,他們終于等到了對抗建奴的機會。
內河軍團調動了十二個團,將近三萬人,鐘斌的任務非常明確:從遼河口突破,沿著遼河迅速前進,直至安樂洲、鐵嶺衛。
中路軍由董賢和張佑指揮,主力是運河軍團的十五個團。東擄則由齊元生率領遼東軍團從岫巖出發,直撲建奴的老巢新賓、赫圖阿拉。
三路部隊總計約十一萬官兵,擊敗建奴綽綽有余。但聯盟的目標不僅僅是擊敗或驅逐建奴,而是盡可能多地將他們圍困在遼東。
西路軍鐘斌部的目標并非殲敵,因為小股敵人的逃竄是無法阻止的,但大隊兵馬的移動必須沿著河流,這是常識。
目前,建奴占據的地區內,遼河和松花江是他們境內最重要的兩條河流,他們可以沿著這兩條河流向西北東三個方向逃跑,而內河軍團的主要任務是阻止建奴向西向北逃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