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大使館和領事館
林煜倒是沒有英國人那么魔鬼。
英國人純粹是自己衰落了,又屬于典型的海權國家,所以很難吞并消化那些土地。
那就干脆挑撥那些殖民地的局勢,讓他們即便是獨立了,也只能在混亂中持續內耗,而無法真正發展強大。
林煜記得曾經還看過一部六十年代的老電影《阿拉伯的勞倫斯》,里面的劇情就把英國人是如何挑撥慫恿的中東阿拉伯局勢,給含蓄地講了出來。
林煜要維持日本的分裂,雖然也有弱化日本的意思,但核心目的還是為了吞并同化。
所謂分而治之,把日本肢解后,再慢慢治理同化。
楊榮聽得很認真,也很贊同林煜的想法。
外交博弈優先考慮的終究還是國家的利益,之前禮部在對外藩的政策上,確實還是太保守了。
什么卑鄙、殘忍、不擇手段?
上升到了國家外交層級,那都是大國靈活的“雅量”!
就跟強國之間的談判一樣,勢均力敵了才能談判,弱國是沒有外交與談判資格的。
“第五步,也是最后一步,權力均衡。”
“地緣均勢的核心目標就是維持彼此間的力量均衡。”
林煜說道:“所以,當日本陷入諸侯混戰的時候,總會有弱者在前四條策略的實施下堅持不住,而大明這時候就可以進行武力干預,以確保這個弱小的諸侯不會被其它諸侯消滅,但做到這一步對大明而言有什么好處呢?”
鄭和想了想,說道:“可以維持日本內部的力量均衡,從而達成權力均勢。”
“不止。”
楊榮卻是想到了更多,他搖著頭說道:“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而我大明便是當今的‘大秦’,這日本正如昔年割地求和的六國,只要我大明出兵干預日本內戰,扶持弱小諸侯,那這個諸侯為了生存,就只能舉國投效傍身于我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