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王安民的求助!
“對,現在全市“一市九縣五旗”共有大小企業3655家,其中市管企業276家,縣管企業1177家,剩下的全都是鄉鎮以及集體企業,五年前這些企業雖不見得全部能盈利,但大多都不需要向上面伸手。”
接著王安民繼續說道:“但是這兩年大部分的企業經營出現了困難,現在三分之一的企業面臨嚴重虧損,瀕臨破產,三分之一的企業處于輕微虧損或勉強維持收支平衡,能夠盈利的企業只有三分之一不到。”
“最重要的是,盈利企業上繳的利潤遠遠少于虧損企業的虧空,只能拿其他收入來補窟窿。截止現在,市里欠下的債務已經高達2600多萬元了,要是再不想辦法解決的話,這個窟窿將會越來越大,直至徹底還不上...”
王安民說的這些情況,李毅其實早就預料到了。
畢竟這不是寧市一個地方的問題,而是眼下全國各地面臨的普遍現象,究其原因還是經濟政策的問題。
其實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倒也不算難,不過是進行國企改制,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提升企業的利潤。
但這畢竟涉及到了政策方面的問題,并不是現在的他所能改變的。
想到這里,李毅當即說道:“王哥,你想我怎么幫你,是幫你拉一些投資,還是幫你們盤活幾家虧損嚴重的廠子?”
“都不是!”
隨后王安國繼續說道:“我們市里其實針對那些虧損嚴重的企業進行過一些列的調研和探討,最后得出的結論是,相當一部分的企業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了,政府想要盤活他們,所要付出的代價超乎想象。”
“眼下最好的辦法就是,仿照西方國家進行私有化改制,將政府身上的包袱甩掉,為困境中掙扎的職工和企業尋一條活路。所以我想問問你,國企改制這條路倒底能不能走的通?”
李毅略作思索,隨即說道:“走肯定是能走得通,但你也知道,上面對于國有企業的改制還在討論當中,在政策沒有明朗之前搞改制,風險太大了。”
“風險我自然是知道的,但什么都不做眼睜睜的看著那些企業一天天衰敗下去,我的心里屬實不是滋味啊!”王安國語氣低沉的說道。
李毅想了想說道:“這樣吧,你們先不要急著做什么,上面要用部分國有企業給我們公司抵債,我和公司那邊說說,優先收購寧市這邊的企業。”
“等我收購了這些企業,再出面盤活它們,到時候你們再提出對國企進行改制,阻力興許會小得多!”
“這會不會損害你們公司的利益?”王安民道。
“頂多只是少賺點,倒是不至于虧錢!”李毅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