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家的味道——我的爸爸媽媽
我的爸爸媽媽,是兩個平凡而又偉大的人。爸爸在醫學院做教師,每天忙于教學和研究,晚上回家,飯后總是在他們房間的寫字臺上忙于備課。我們家住在一個平房里,一個入戶門,里面有三間獨立房間,兩個廚房,住著兩戶人家。一個廁所共用。兩家人關門就是一家一樣。我們家人口多,住兩間房。
媽媽在東北人民大學圖書館做圖書管理員工作,工作單位離家遠,那時下班后單位也經常組織學習,所以回來都很晚。特別是冬季,天黑的早,那時從家里通往有軌電車站的路都是沙石爐灰渣鋪成的,路邊的路燈也是白熾燈泡,間隔也很遠,昏暗的很。我小學一二年級時,每天晚上天黑后都會去車站接媽媽,一是怕她害怕,其實那個時代社會治安還是很好的,可以說夜不閉戶的。二是接過媽媽的手提包,里面總會有些驚喜的,比如,冰棍,糖果,點心什么的,哈哈。
爸爸媽媽都是為人很和善,心地善良的人。每到休息日,是他們最忙碌的一天。媽媽要給我們三個男孩子洗衣服,拆洗被褥,縫縫補補。男孩子的衣襪總是刮破或磨出洞洞的。媽媽總是不厭其煩地修補,她的手巧,總能把破舊的衣物變得煥然一新。
爸爸休息日除了要給我們改善一下伙食,其它時間就是在臺燈下,戴著單眼的放大鏡給同事和鄰居們修理手表,鬧鐘,座鐘,掛鐘等。他的房間都快成鐘表店了。還要經常搭錢給人家買需要更換的零件。唉,熱心腸,又是個人愛好修表,沒有辦法。
記得有一次,爸爸修理一只老式的懷表,那懷表的主人是一位年邁的鄰居。懷表已經陪伴了他大半生,對他來說意義非凡。爸爸小心翼翼地拆開懷表,拆下每一個零件,先用航空汽油將每一個零件,泡在玻璃器皿里清洗,再晾干,仔細檢查找到損壞的零件,更換或修復。再從新裝配好。整整用了一天的時間。他的眼睛在放大鏡下顯得格外專注,手指靈巧地操作著,仿佛在進行一場精細的手術。
我站在一旁,看著爸爸專注的樣子,心中充滿了敬佩。我想,這就是爸爸的魅力所在,他用自己的雙手,為別人解決了問題,也贏得了尊重和信任。
媽媽在休息日也是忙個不停。她總是能在忙碌中找到樂趣,比如給我們講一些有趣的故事,或者教我們唱一些老歌。她的樂觀和熱情,總能感染我們,讓我們感受到家的溫暖。
我們家雖然條件簡陋,但是充滿了愛。爸爸媽媽用自己的行動,教會了我們什么是責任,什么是奉獻。他們的生活雖然平凡,但他們的精神卻是偉大的。
每當夜幕降臨,我們家的燈光總是最亮的。那是爸爸在備課,媽媽在縫補,我們在做作業。雖然簡單,但是充滿了溫馨和幸福。我知道,這就是家的意義,無論外面的世界多么喧囂,只要家里有愛,就有溫暖。
爸爸媽媽的故事,就像一首溫暖的歌,旋律簡單卻動人心弦。他們的生活雖然平凡,但他們的愛卻是不平凡的。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讓我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也讓我們學會了珍惜和感恩。
這就是我的爸爸媽媽,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么是愛,什么是生活。他們的故事,將永遠銘記在我的心中,成為我人生路上最寶貴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