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季云的故事 > 第10章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農忙時節的汗水與收獲
第10章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農忙時節的汗水與收獲
“大家注意力度,不要太重,也不要太小。”老師在一旁指導。
我們輪流操作,稻谷像雨點一樣落下,發出悅耳的聲音。雖然手臂酸痛,但看到慢慢堆成小山的稻谷,所有的疲憊都煙消云散了。
揚場的壯觀
揚場是將稻谷中的雜質去除的過程。我們站在高高的谷堆旁,用力揚起稻谷,讓風吹走雜質。
“揚場可是個力氣活,大家加油!”小明鼓勁道,他的臉上已經布滿了汗水。
我們齊心協力,將稻谷揚向空中,金黃色的稻谷在陽光下劃出一道道美麗的弧線。風帶著稻谷的清香,讓人感到一種說不出的滿足。
農村的農活很多。
戳苞米粒通常是在晚上進行,因為晚上不能在田里勞動了,那時沒有玉米脫粒機器,家里收獲的玉米都是手工脫粒的。農民自己做的一些工具,或兩個玉米對戳。
我們在月光下,用工具戳著苞米,苞米粒一顆顆地掉進籃子里。雖然夜晚的田間有些寂靜,但我們的談笑聲卻讓這片土地充滿了生機。
“這苞米粒真硬,戳得我手都疼了。”林抱怨道,他的手上已經磨出了水泡。
“沒事,忍一忍就過去了。想想我們能吃到自己收獲的苞米,這點疼算什么。”我安慰她,同時也在給自己打氣。
“收割黃豆必須是太陽升高之前,這樣豆莢才不會炸開。”農民伯伯告訴我們,他的聲音沙啞而充滿力量。我現在都感覺收割黃豆可是件痛苦的勞動,太陽一出來,豆莢就變得非常堅硬,豆桿上的毛毛也很扎手,我常常被豆莢劃破手、臉和胳膊,傷口被汗水一浸,又疼又癢,難受極了。
通過這些農活,我們不僅學會了勞動技能,更深刻體會到了“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每當我們在餐桌上享用美食時,都會想起那些在田間辛勤勞作的日子,心中充滿了感激和敬意。我到現在吃飯從來不敢讓碗里和桌面上剩一粒米飯。
這些農活,讓我們與土地建立了深厚的聯系,讓我們懂得了珍惜和感恩。在這個充滿綠意的鄉村,我們與自然和諧共生,共同創造著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