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缺席的畢業照
高考的硝煙終于散去,八中理科快班五班的同學們,像是經歷了一場漫長的馬拉松,終于抵達了終點。四十多個同學中,有三十位成功地跨過了大學的門檻。我的幾個競賽伙伴,還有那些平日里一起奮斗的好朋友,都如愿以償地拿到了大學的入場券。兵,那個在文科班總是帶著一抹微笑的男孩,我們一起轉入八中的十七中同學好朋友,他考入了東北師范大學,而其他文科班的同學,他們的去向我并不十分清楚。
我們班的野,那個在競賽中總是和我一較高下的對手,也如愿以償地考入了吉林大學電子系。而季同學,我們班女生中的學霸,她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吉林大學化學系。我的好朋友偉和青,他們都是吉林工業大學的子弟,自然而然地選擇了吉林工業大學的計算機專業。大部分同學都選擇了在長春的大學繼續他們的學業。
我們班的情況有些特殊,很多同學都是在最后一年才轉入八中的,加上高考的壓力,大家之間的交流并不多。只有那些學習成績突出的同學,他們之間的交流才相對多一些。我也不例外,我和那些從其他學校轉入八中的同學相處得比較融洽,我們有著相似的背景,也有著共同的目標。
給我的感覺是,八中老五班原來的同學對我們這些“外來者”有些排斥。他們似乎更傾向于和自己原來的同學保持聯系,而我們這些新加入的同學,雖然也努力融入,但總感覺有一層看不見的隔膜。
大學期間,偉、青和季,我們依舊保持著聯系,時不時地會聚在一起,分享彼此的近況,回憶那些在八中的日子。我們會去彼此的家里玩,就像家人一樣親密無間。而那些老五班原來的同學,我們之間的聯系卻越來越少,他們似乎更愿意和自己的老同學保持聯系,他們的聚會,我們很少被邀請。
畢業季,校園里彌漫著一種難以言喻的復雜情緒。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這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時刻,是青春的結束,也是新生活的開始。然而,對于我而言,這份情感卻摻雜著一絲難以名狀的疏離感。
我坐在教室的一角,窗外的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斑駁地灑在桌面上。我的目光落在那即將被填滿的畢業紀念冊上,每一頁都承載著同學們的歡聲笑語和對未來的憧憬,鼓勵和祝福的話語。我雖然很感謝八中老師和學校對我的培養和教育,而且對我們畢業班任教的每位老師印象都非常深刻,但內心深處,我始終覺得自己與這個學校沒有歸屬感。
兵是我的好友,他走過來,坐在我旁邊,關切地問我:“你怎么了?大家都在準備拍畢業照,你怎么不去?”我抬頭看著他,眼中閃過一絲迷茫:“我對八中沒有歸屬感,我覺得是十七中培養了我,我的基礎是在那兒打下的。”
兵皺了皺眉,他知道我對十七中的感情。那是我們共同度過的三年時光,那里有我們最真摯的友誼,最難忘的回憶。十七中的五班,雖然因為種種原因解散了,沒有人愿意擔任我們班主任,但我們依然團結,我們的心靈從未分離。
“可是,你現在是八中的學生,你的畢業照應該在這里。”兵試圖說服我。
我搖了搖頭,心中涌起一股難以抑制的情感。我站起身,走到窗邊,望著校園里的一草一木,它們見證了我的成長,見證了我的努力,但我卻始終覺得自己是個外來者。我不屬于這里,我的心,我的靈魂,依然停留在那個已經解散的十七中五班。
“我已經和十七中的同學們提前照了一張集體照,就全當畢業照吧。”我輕聲說道,聲音中帶著一絲堅定。
兵沉默了,他知道我的決定不會輕易改變。他拍了拍我的肩膀,沒有再說什么,只是靜靜地陪著我,直到畢業照的時間過去。
那天,我沒有出現在八中的畢業照上。我獨自一人走在校園的小道上,心中充滿了復雜的情緒。我感到一種失落,一種對過去的不舍,但同時也有一種對未來的期待。我知道,無論我走到哪里,十七中五班的記憶都將伴隨著我。
我走過了教學樓,走過了操場,走過了那些曾經充滿歡聲笑語的地方。我停下腳步,回頭望了望那些正在歡笑的同學們,他們的笑容是那么燦爛,那么無憂無慮。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我知道,盡管我選擇了不參與,但我依然為他們感到高興,為他們的未來祝福。
我繼續前行,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我知道,無論我身在何處,我的心中都將永遠保留著對十七中五班的懷念,對八中的感激。我將帶著這些記憶,勇敢地走向未來,去迎接新的挑戰,去創造新的回憶。
畢業季,是一個結束,也是一個開始。我雖然選擇了一條不同的道路,但我知道我的選擇是正確的。我將帶著對過去的感激,對未來的期待,繼續前行,去追尋我的夢想,去實現我的價值。因為我知道,無論我走到哪里,我的心中都將永遠保留著那份對青春的熱愛,對友情的珍視,對知識的渴望。
記得有一次,我偶然在兵的家,看到了八中五班的畢業照,那是一張張熟悉的面孔,但其中卻沒有我。那一刻,我感到了一絲失落,但隨即又釋然了。每個人的人生軌跡都是不同的,我們選擇了不同的道路,自然也會有不同的回憶和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