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大學的食堂風波
大學生活,對于許多人來說,是一段既自由又充滿挑戰的時光。對我而言,這段時光更是如此。由于家就在本市,我并不常去學生食堂吃飯,這讓我在校園生活中顯得有些與眾不同。每個月十八塊五角錢的伙食費,對于當時的我來說,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數字。學校會根據每個同學的家庭平均收入,評測出一、二、三等的助學金。一等助學金我記得當時是二十多點,而三等則是九塊錢。對于那些家庭困難的同學來說,他們不僅要省吃儉用,還要從這微薄的助學金中擠出一些錢寄回家,以減輕家里的負擔。
在我們吉大,家庭條件相對較好的學生比較多。我家當時的平均生活費是三十多塊,所以并沒有享受到助學金的待遇。這在當時,對于我們這樣的家庭來說,既是一種幸運,也是一種壓力。中學時期,家里條件困難的同學往往會選擇報考師范大學,因為當時全國的師范大學都是免費的。而我們,除了伙食費,還有一些書本費和生活用品的費用需要承擔。
我們家雖然條件相對好些,但同時培養兩個大學生,對于父母來說,無疑是一項沉重的負擔。他們不得不過著節儉的生活,以確保我們兄弟倆能夠順利完成學業。
我記得中學的最后一年,我因為想買一件新衣服父母當時沒有同意,我說我穿的一直都是有補丁的舊衣服,我都大了該給我買一件新新衣服了,我感到委屈的很就哭了一場,父親才趕緊給我買了一件新的夾克衫來安慰我。從小到大,我都是穿著兩個哥哥不能再穿的衣服,那些衣服上總是布滿了補丁。那件新的夾克衫,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件新衣服,更是父親對我成長的肯定和鼓勵。
大學的生活,讓我開始更加深刻地理解父母的不易。我盡量減少不必要的開銷,盡量不去食堂吃飯,而是選擇回家吃母親做的家常菜。那些簡單卻充滿愛意的飯菜,成為了我大學生活中最溫暖的記憶。每當個周一回學校時,母親也總是給我做一罐肉醬或榨菜肉絲,到寢室后總是不用兩天就被同寢室的同學搶光了。
在校園里,我并不是那種引人注目的學生。我沒有華麗的衣著,也沒有奢侈的消費。但我有的,是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未來的憧憬。我珍惜每一次在圖書館度過的時光,那里的書籍是我最好的伙伴。我在書海中遨游,汲取著知識的養分,為自己的夢想打下堅實的基礎。
那時的學生食堂,是在每個宿舍樓都有。食堂大廳很大,幾百人用餐。我們的飯盆都是用一個袋子裝上,掛在食堂的墻上。每天開飯時,很多窗口同時排起長隊打飯,菜飯都是固定的,沒有選擇的。湯則是幾個大桶放在餐廳里自己盛,湯里幾乎看不到什么東西。時間長了,同學們開始對食堂的伙食和管理非常不滿意。開始個別食堂的同學和食堂管理人員發生矛盾發展到了肢體沖突。聽同學說我們食堂的管理員被我們宿舍同學給打到床底下不敢出來了。后來各個系組織部分同學,開飯時,堵住食堂大門,動員同學們罷餐。幾乎全校的同學都開始抗議了。學校領導不得不改善伙食,改善食堂管理作風,事件才逐漸平息下來。后來又改成了自己買飯票,增加了自選菜的品種。我不經常在學校食堂吃,這樣中午我可以選擇好點的肉菜了。不過我和我的好朋友中,總是把肉菜剩下一點,用開水沖個湯,這也成了我們倆的深刻記憶。
食堂的改革,雖然來得有些遲,但總算是來了。那些日子里,食堂的變化是顯而易見的。原本單調的飯菜,開始有了色彩,不再是清一色的土豆絲和白菜,偶爾還能見到紅燒肉和魚香肉絲。食堂的師傅們也開始嘗試著做一些新花樣,雖然手藝參差不齊,但至少讓人看到了改變的誠意。
學生們的抗議行動,雖然激烈,但也充滿了青春的熱血和對改變的渴望。他們不再是默默忍受,而是勇敢地站出來,用行動表達自己的不滿。這種精神,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顯得尤為珍貴。
我記得有一次,食堂推出了一道新菜——糖醋排骨。這道菜一推出,就受到了大家的熱烈歡迎。排骨的香味在食堂里彌漫開來,讓人垂涎欲滴。那天,我特意早早地去排隊,希望能嘗到這道新菜。隊伍很長,但大家都耐心地等待著,臉上洋溢著期待的笑容。
然而,好景不長,糖醋排骨的供應量有限,很快就被一搶而空。那些沒有買到的同學,臉上露出了失望的表情。但這種小小的挫折并沒有打擊到大家,反而激發了他們對食堂改革的更多期待。
隨著時間的推移,食堂的改革逐漸深入。不僅菜品種類豐富了,連食堂的環境也有了改善。墻壁被重新粉刷,桌椅也換成了新的,整個食堂煥然一新。食堂的師傅們也開始接受培訓,學習如何做出更美味的菜肴。
學生們的抗議行動,最終也得到了學校的重視。學校領導開始定期與學生代表進行對話,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這種開放的態度,讓學生們感到自己的意見被重視,也讓他們更加積極地參與到食堂的改革中來。
食堂的變化,不僅僅是飯菜的改善,更是學校與學生之間溝通的橋梁。它讓學生們感受到了學校對他們的關心,也讓學校了解到了學生的真實需求。這種雙向的交流,對于學校的長遠發展,無疑是有益的。
如今,回想起那段日子,我依然感慨萬千。那些為了改善食堂而努力的同學們,他們的勇敢和堅持,讓我深深地敬佩。而食堂的改革,也讓我看到了改變的力量。它不僅僅是一頓飯的改變,更是一個時代,一個社會的改變。
大學四年,我見證了自己的成長,也見證了家庭的變化。隨著時間的推移,哥哥們陸續畢業,開始工作,家里的經濟狀況逐漸好轉。父母的笑容越來越多,他們為我們兄弟倆感到驕傲。而我,也從那個穿著補丁夾克的小男孩,成長為一個有擔當的大學生。
這段大學生活,雖然簡樸,卻充滿了奮斗和希望。它教會了我如何面對困難,如何珍惜每一份來之不易的資源,更重要的是,它讓我明白了家庭的愛和支持是多么的寶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