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三國荀彧4
“皎皎學(xué)問和見識都頗為出眾,但以前在唐家應(yīng)該很少拋頭露面。其實在士族子弟里,不少人都在討論天命是否仍在漢室?
有位大儒名士何公曾宣揚三世論,說世道會從衰亂世變成升平世,再變?yōu)樘绞馈?br/>
有人聽了這種言論后,大膽猜測天命會一直變化,世道會如此循環(huán)往復(fù),這和皎皎剛才的說法有些相似。”
是了,好像漢朝思想禁錮還不是很嚴(yán)重,言論還挺自由。
就連儒家現(xiàn)在也沒有一家獨大,孔子的地位還沒抬到無與倫比的地位。
唐玉這么思考著,荀彧在一旁又笑著開口了,
“況且荀家祖先荀子說過‘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這種想法支持者雖不多,但也有人信。
幾十年前,名士王充說過,日食、月食、水旱雷電都是自然現(xiàn)象,絕非上天譴責(zé),君主是否施行仁政并不影響天道。
他認(rèn)為天道無感情、無意志,不信鬼神之說,完全否定了天人感應(yīng)。
其實我朝士族子弟各有學(xué)說,皎皎的言論算不上大逆不道,只是不宜被別有用心之人聽到?!?br/>
荀彧說得坦誠,于是唐玉就明白了,眼前人絕不是一個死讀書的君子。
他雖接受了這個時代的教育,但完全明白禮教是為了統(tǒng)治。
“那么文若覺得未來這世道會變成什么樣子呢?”
其實荀彧也不知道,身處在時代洪流當(dāng)中的人已經(jīng)隱隱察覺到了不對勁,但沒有人能夠看透未來。
“黨錮之禍解除,我大概會如其他士族子弟一般步入仕途,做一方賢臣。
若天下大亂,我當(dāng)保護(hù)族人安危。若有可能,最好能扶大廈之將傾,救蒼生于倒懸。
只是未來之事誰能知曉?我也不知自己能否做到。”
所以現(xiàn)在這個漢朝天子到底是哪個皇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