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三國荀彧11
“這就是皎皎之前對我說的,只有提升技術發展生產力,才能讓這世道變得更好嗎?”
有些概念荀彧之前其實沒有聽懂,唐玉也只是讓荀彧耐心等待。
只有真的看到先進的生產力工具,才會知道這個世道會被帶來怎樣翻天覆地的變化。
就比如眼前這個水力大紡車,從一天兩三斤提升到一天能紡紗一百多斤。
這樣的效率,以前的人想都不敢想。
可是親眼見到之后就會明白,讓這天下過得更好,那一定是布匹糧食的產量更高。
畢竟朝堂的君主和大臣再怎么賢明治理天下,若不能讓百姓勞作的工具更加方便快捷,其實不會帶來根本性的變化,
這個道理以前可能聽起來挺模糊,但現在荀彧卻感受到了實質。
“文若,目前百姓家主要使用的是單錠手搖紡車,其實就算不借用水力,也能研究出更快更方便的紡車。”
畢竟有些地方沒有這么好的水利資源。
這話說完,唐玉就帶著荀彧去看了工匠制作出來的腳踏式三錠紡車,這是后世的黃道婆發明的紡車,徹底改進了效率。
畢竟眼下的手搖紡車構造相對簡單,主要依靠人手搖動紡車的手柄,帶動錠子旋轉,從而將纖維紡成紗線,它的效率很低,
但是腳踏式三錠紡車,這種紡車可以同時紡三根線,使紡線效率提高了三倍,并且采用腳踏的方式,直接解放了雙手。
這簡直就是技術生產上的一場巨大進步。
至于織布機的技術變革,工匠當然目前也制作出來了。
不過唐玉正在讓人種棉花,所以想在棉花種出來之后再大面積的改進織布機。
當然,這些什么種子,唐玉的空間里面都有。
畢竟穿越久了,唐玉也意識到,以后還會去很多古代生產力低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