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消息擴散,光緒震驚!
五天后,《泰晤士報》的頭版頭條上,李奇維意氣風發,大手一揮的照片赫然在列。
上方則是大大的標題:清國青年,英國留學,開眼看世界,獲物理諾獎,立志報效祖國。
《泰晤士報》用整整一個版面,詳細介紹了李奇維的生平。
并重點描繪了他來到劍橋后,是如何受到知識和文明的熏陶,才脫離原生國家的愚昧。
在這過程中,英國的文化和教育氛圍,潛移默化地改變人的思維方式。
總之,一通分析后,得出的結論是:李奇維從一個平平無奇的清國年輕人,經過劍橋大學的四年專業培養后,就能獲得物理領域的至高獎項。
這充分說明了英國作為工業文明的發源地,對于落后地區的教化作用。
英國作為世界中心的日不落帝國,其光輝照耀著全世界,布拉布拉。
報紙一經發出,立刻遭到哄搶。
《泰晤士報》只能開足馬力,擴大印刷,連續加印五次,但依然供不應求。
可見李奇維影響之火爆。
其余的諾獎得主的光芒,完全被他遮蓋住。
一時間,李奇維的名字風頭無兩。
他的事跡迅速以英國為中心,朝四面八方傳去。
清朝駐英國大使館內,羅福玉坐在椅子上,正閉眼聽翻譯人員翻譯最新的《泰晤士報》。
越聽他的臉色就越難看,尤其是李奇維關于華夏的言論,更是讓他憤怒無比。
他的手抓住扶把,因為過度用力而青筋暴起。
“該死,他還是我大清的子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