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華夏留學生助學基金
1902年1月6日,劍橋大學開學第一天,所有師生就聽到一個重磅消息。
第一屆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布魯斯·李,以個人名義要給學校捐款了!
而且竟然是直接捐助兩筆。
第一筆捐給劍橋大學,金額就是對方諾獎的獎金,高達3300英鎊。
表示物理諾獎的榮譽,永遠屬于劍橋大學。
第二筆則是捐給三一學院,用于改善學院的教學硬件,金額更是達到5000英鎊。
消息一經傳出,所有人都被李奇維的豪橫所震驚。
雖然劍橋大學藏龍臥虎,里面有不少貴族富豪之子,區(qū)區(qū)一萬英鎊不到,算不上巨款。
但是那都是他們家族的財富,如果單論自己能自由支配的,1000英鎊恐怕都是奢求了。
可是布魯斯·李不一樣。
其中3300是獎金,5000是專利費用,全部都是人家憑借自身的本事賺到的錢。
所以,這些捐款就顯得彌足珍貴,極具宣傳和紀念意義。
“本校優(yōu)秀學子布魯斯·李:斬獲諾獎,感恩母校;學以致用,造福人類。”
“以個人名義,總計捐款劍橋大學金額為8300英鎊。”
這就是劍橋大學給李奇維制作的宣傳單語,在校園內到處張貼,表彰他的事跡。
副校長辦公室內。
卡德維爾和李奇維相對而坐,前者滿臉笑容,對李奇維非常客氣。
“布魯斯,試試我手沖的咖啡,和你在外面喝到的絕對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