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布魯斯江郎才盡?愛因斯坦蛻凡化神!
1902年2月1日,按照華夏的農歷計算,再過6天就要過年了。
然而在英國,2月卻只是普普通通的月份。
經過了半個多月,李奇維的熱度終于下降,人們又恢復到往日的生活中。
不管是諾獎也好,封爵也罷,永遠都是少數人的專利,大多數人可望而不可及。
柴米油鹽,上班下班才是他們一生的宿命。
只要偶爾出現一兩件爆炸性的新聞,可以慰藉他們平凡無聊的生活就足夠了。
但是對于物理領域的學生或學者而言,一個大好時代才剛剛開始。
量子論和放射學開啟了新的研究熱潮,不少大學的物理系招生都翻了一倍。
各國受到諾獎啟發,也開始重視對于科研人員的獎勵制度。
因此,更多的人涌進了科學領域,企圖有朝一日,能一鳴驚人,天下皆知。
這是物理學最好的時代,各種新理論不斷突破,超越人類對于物理想象的極限。
這是物理學最差的時代,青年天才橫空出世,光芒閃耀,鎮壓一切。
普通學者一輩子的工作,就是為那些天才們節省一下午的時間。
然而,乾坤未定,人人皆是黑馬。
沒有人愿意當天才的墊腳石,而是發誓要把天才踩在腳下。
畢竟就算是天才,也不可能一直走在物理領域的最前沿。
比如布魯斯·李,距離他發表量子論和光電效應原理,已經快過去一年半了。
這期間,他也只是總結歸納前人的結果,提出光的波粒二象性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