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解釋一:光錐之內皆命運!
面對玻恩犀利的提問,愛因斯坦淡淡一笑。
還好他早有準備,幾個月前就聽從李奇維的話,仔細研究相對論可能被質疑的角度。
只要預判了提問者的預判,就能一切盡在掌握之中。
恰巧,玻恩的問題就在預判范圍之內。
于是,他環顧眾人,臉上洋溢著自信的笑容,說道:“非常感謝你的提問,玻恩,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
“這個思想實驗的核心,其實就是【同時】概念。”
“在牛頓力學的體系里,所有參考系共用一個時間,時間是絕對的。”
“即:只要在某個參考系里事件X先于事件Y發生,那么在所有參考系里,事件X都是先于事件Y發生的。”
“這確實也符合我們的生活經驗和日常現象。”
“但是,相對論并不這樣認為。”
“在相對時空觀內,【同時】這個概念本身也是相對的,是基于參考系而言的。”
“不同的參考系,情況不同。”
“發生在你身上的一秒鐘,對于別人來說并不是一秒。”
“為了更形象地解釋AB火車的相遇,我在這里引入【光錐】的概念。”
說著,愛因斯坦開始畫示意圖,并同步解說。
“我們可以基于事件1建立一個坐標系,橫坐標代表空間,縱坐標代表時間。”
“由于隨著時間的流逝,火車經過的空間越來越長。”
“所以就會出現錐形的范圍圖。”說著,他在坐標系上標出錐形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