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拜帝師,任管學副大臣,兼校長,新政教育改革加速
李奇維從紫禁城出來后,便去吏部掛了號,正式成為大清的官員。
辦理手續時,他倒是沒有遇到什么不開眼的人上前挑釁。
當官的都是人精,沒有利益沖突,誰也不會主動找事,給自己樹敵。
萬一惹到不該惹的人,只能回家種地去了。
李奇維這個管學副大臣,名義上統管全國所有學校。
但是目前由于各省都處于新式教育改革的初期,情況混亂,難以集中管理。
所以,在他的建議下,他的職務得到調整。
管學大臣張百熙主管京師大學(已改名)的改革事宜,而管學副大臣李奇維則主管廣東大學的改革事宜。
按照李奇維的提議,廣東大學將是一所完全借鑒西方的新式大學,必須要一個有經驗的人擔任校長,人選不言而喻。
所以,李奇維剛剛來到京師,馬上又要返回廣東了。
他將以帝師的身份,以管學副大臣的職位,兼任廣東大學校長。
北有京師大學,南有廣東大學。
這兩所大學將會是清朝大學教育改革的領頭羊,發揮出模范作用。
而李奇維本人,則成為了當前清朝教育領域最炙手可熱的人物。
1903年6月1日,清政府下令加快新政的改革力度。
其中在教育領域,幾乎全盤按照李奇維的綱要實施。
但是取消科舉和成立學部等事,茲事體大,影響國體,故還在商議之中。
當然這只是官方的通告,真實情況是大佬們的利益劃分還沒有達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