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諾獎另類,孩子出生,黃埔理工逐漸壯大
1905年的物理諾獎,《科學周刊》沒有大肆報道,只是簡單介紹了獲獎者萊納德的成果。
今年43歲的萊納德,是德國人,目前是英國基爾大學的物理學教授。
他的獲獎理由是關于陰極射線的研究。
李奇維之所以沒有選擇宣揚他,是因為此人是一個狹隘的民族主義者。
之前曾公開批判李奇維的量子論和相對論,理由就是民族主義。
但是諾獎頒獎只看成果,不看獲獎者的道德人品。
所以萊納德依然獲獎。
真實歷史上,萊納德在德國猛人上臺后,加入了對方所建的黨,成為猛人的物理學顧問。
他多次在公開場合批判猶太人科學家,更是瘋狂詆毀愛因斯坦。
戰爭結束后,美國考慮他年事已高,于是免除了對他的處罰。
在歐洲的科學家群體中,李奇維遇到的普朗克、愛因斯坦、湯姆遜等人,幾乎都是和平愛好者。
他們只關心學術成就,不會關心對方的身份,更不會以此作為某種批判的理由。
尤其是普朗克,后期因為反對戰爭,反對猛人,自己的幾個孩子全部喪生。
李奇維可以改造哈珀,因為對方此刻還是個無名小卒,沒有形成固定的三觀。
而萊納德已經有了他自己的一套理論,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李奇維又不是圣人,非要勸所有人從善。
只要對方不惹到他,他可以裝作沒看見。
不過要是主動招惹挑釁自己,那他也會讓對方知道,他李某人為何如此高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