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未來的國王學派
收下玻爾當博士生后,李奇維便開始準備博士入學測試。
說是測試,其實不是做試卷,李奇維最在乎的是他們的心境和對物理的看法。
1909年5月1號上午,李奇維私下里見過的人,全都準時來到了倫敦國王學院的物理系。
在一間教室內,7個年輕人顯得非常興奮,在那交頭接耳、竊竊私語,很快便熟悉起來。
格里高利看面相就知道自己是年齡最大的,作為老大哥,他對另外6人說道:“不如我們互相認識下吧。”
“能被布魯斯教授認可,我認為大家應該都會過關。”
老大哥說話就是好聽,眾人無不欣喜。
“我的年齡應該是在場最大的,那就我先來吧。”
“我叫格里高利,今年30歲,畢業于倫敦國王學院物理系,畢業后一直在《自然》雜志當編輯。”
“哇。”其余人聽到后發出一聲驚呼。
隨著李奇維對科學界的改變,如今期刊論文變得越來越重要。
尤其是對于那些中層研究者,一篇好的論文足以改變命運。
于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投稿,造成的結果就是期刊編輯越來越重要。
牛津大學一位數學教授曾抱怨道:“洛克耶已經忘記了《自然》編輯和《自然》作者之間的差異。”
他就是在暗示《自然》的編輯具有神一樣的權力。
因為稿件太多,編輯完全可以收錄A的,而放棄B的。
這就造成很多人沒有辦法在《自然》上發表論文。
只能退而求其次,在次一級的刊物上發表自己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