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年8月30日,《自然》期刊最新一期,公布了第一屆布魯斯會議的參會人員名單。 頓時一石激起千層浪。 全世界的物理領(lǐng)域人員,全都爭先恐后訂閱期刊,想知道到底有哪些大神入選其中。 名單文章里詳細寫了各個物理學家的信息,包括職位、國籍、研究成果等。 其中對于物理學家的等級,并沒有給出李奇維劃分法。 因為那屬于私下里的劃分。 科學期刊、科學雜志、報紙評論、好友談?wù)摰龋梢运烈鈱Ρ取?br/> 但是在這種正式場合,不適合擺在臺面上。 物理成就有高低大小之分,物理學家也有等級之分,但物理學家沒有尊卑之分。 有人按照所在國家統(tǒng)計,參會人員如下: 英國:瑞利勛爵、湯姆遜、盧瑟福、布魯斯 德國:倫琴、普朗克、能斯特、維恩、索末菲 法國:瑪麗·居里、李普曼、郎之萬 荷蘭:洛倫茲 瑞士:愛因斯坦 美國:邁克爾遜、密立根 名單一經(jīng)公布,舉世震動! “真是群星匯聚啊,不敢想象這次會議在物理學史上會有什么樣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