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在未來,只要是愛迪生公司的產品,李奇維的公司都會做出競品,進行公平的市場競爭。 他就是要在愛迪生最擅長的發(fā)明上,壓對方一頭,作為回擊。 當時,這條新聞先是在美國引起了軒然大波。 無數(shù)美國人都沸騰了,等待著這場大戲。 雙方都是當今世界最頂級的名人,聰明絕頂。 但是看好李奇維的人還是比較少的。 普通美國人認為,畢竟術業(yè)有專攻。 愛迪生浸淫發(fā)明事業(yè)幾十年了,積累了豐富的數(shù)據(jù)和經驗。 李奇維只是一個剛剛30歲的物理學家,怎么可能比得上老辣的愛迪生。 而有一定科學知識的人看的更深。 他們認為學術物理和應用物理的差距非常大。 甚至可以說就沒有多少相關性。 尤其是電池這種東西。 在一兩百年前就有電池了。 這說明它的技術一定不會非常難。 更重要的是看經驗。 “布魯斯一生所學無用武之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