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這份成果當之無愧算國王學院的。 在后世,各個學校為了一個院士能都爭的頭破血流,更不用說諾獎得主了。 即便在現(xiàn)在也不遑多讓。 因為諾獎意味著源源不斷的資金和支持。 所以,歸屬問題很重要。 對此,李奇維倒是淡淡一笑,他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看重這些了。 畢竟他自己就是超級大金主,用不著別人資助。 在收到獲獎消息后,錢五師三人就從婆羅洲啟程出發(fā),前往英國。 他們準備和李奇維匯合,然后一起去瑞典接受頒獎。 順便,錢五師等人也要結(jié)交自己的人脈和朋友。 他們已經(jīng)能夠獨當一面,有了自己的朋友圈。 對此,李奇維很欣慰。 他需要自己的學生有獨立的靈魂,而不僅僅是自己的附庸。 1913年11月20日,錢五師三人抵達倫敦。 接近一年沒有見面,三人早已褪去臉上的稚嫩,看起來成熟很多。 這段時間的研究所建設(shè)工作,讓他們成長很多。 從零到一的體驗,對于錢五師三人是彌足珍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