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8月1日。 婆羅洲,古晉碼頭。 威爾遜握著李奇維的手,鄭重道: “布魯斯,等到戰爭結束后,我在劍橋等待你的歸來。” 李奇維看向他,接著又看向其他人:愛因斯坦、玻爾、伊蕾娜...... 然后說道:“一定!” “那一天不會太久的。” 隨著各國代表團的離開,第一屆物理奧賽正式結束了。 但是它給科學界帶來的深遠影響,才剛剛開始。 而在亞洲的科學領域,此刻的華夏無疑成為了焦點。 其中櫻花國是最關注華夏的。 石原純帶隊返回國內后,沒多久就向學士院提交了本次比賽的評估報告。 在報告中,他悲觀地預測道: “華夏之教育改革計劃,始于李奇維,至今堪堪十二年。” “但是其大學之數量,現為我國之兩倍;具有本科學歷者,已與我國持平。” “長此以往,不出十年,我國之教育科技等領域,將全面落后。” “且婆羅洲科學之城,已經開始科學之原創研究。” “此舉目標乃追趕西方科學,為我國現所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