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欽差終于來了!
"聽說了嗎?那個要來接管夷州的白家子弟,可是個狠角色!"一個茶商壓低聲音說道,"據說他放出話來,要將所有告過白家狀的人,統統..."他做了個抹脖子的動作,臉上滿是驚恐。
"可不是么!"旁邊一個食肆老板附和道,"我聽說他發過毒誓,說要讓整個夷州城的百姓都嘗嘗白家的厲害!"
消息越傳越邪乎,白家子弟的形象在坊間流言中變得越發可怖。茶館里,酒肆中,街頭巷尾,到處都能聽到百姓們焦慮的議論聲。恐懼和憤怒在人群中此起彼伏,很快就席卷了整個夷州城。
"這可如何是好?"一個中年商賈愁眉不展地說道,"若是讓白家重新掌權,我們這些告過他們狀的人,怕是連活路都沒有了!"
"云州蘇家對咱們多好啊!"一個老嫗嘆息道,"這些年來,日子一天比一天好過。要是換了白家來..."她說不下去了,只是不住地搖頭。
花費了整整七天的時間,經過連續不斷的跋涉,蘇長空等人終于抵達豐度城。秋日的陽光灑在城墻上,將豐度城的輪廓勾勒得格外清晰。而那位代表朝廷的吳欽差已經在五百羽林衛的護衛下于昨天上午抵達此處。
雖然心中難免有些不快,但作為一個成熟的政治家,蘇長空深諳官場之道。他明白,有些時候,示弱反而是一種智慧。于是他按照最高規格接待了這位代表王廷的欽差大人。
不僅在見面禮節上格外隆重,而且還暗中送上了一份足以讓吳欽差逍遙快活幾十年的厚禮。那份禮單上的內容琳瑯滿目,光是那些珍貴的玉器字畫就價值連城,更不用說其他金銀珠寶了。
吳欽差是個老江湖,人情世故明白得很。既然收了如此重禮,自然不好再擺欽差的架子。他對蘇長空格外親熱,一口一個"賢侄"叫得情真意切。在接風宴上推杯換盞時,更是以長輩的口吻對蘇長空噓寒問暖,關懷備至。
其實當今晉國之內,王族早已沒落。帝國三大行州的節度使都是手握重兵的實權諸侯,各自為政,割據一方。什么圣旨,在他們眼里不過是一張鑲金的廢紙。若是惹惱了這些土皇帝,后果難料。這個道理,吳欽差比誰都清楚。
他站在窗前,望著院中那株被秋風吹得葉子簌簌作響的梧桐樹,心中暗自盤算。說起來,當初他也是很不情愿接下這份苦差事的。可他是晉王的心腹愛將,晉王不放心別人,他也只好硬著頭皮走這一遭。
現如今云州軍已經占領了整個夷州,就連這小小的豐度城內也處處是精銳之師。朝堂上那些大臣天天叫囂著要討伐蘇家,可真要動起手來,又有幾個敢帶兵來送死?
想到這里,吳欽差不由得苦笑。他想起前些日子的事,那肅州節度使唐天啟不是也率領大軍猛攻錦城嗎?整整十多天,傾其所有,結果呢?連城門都沒摸到,就灰溜溜地逃走了。這便是赤裸裸的實力對比。
既然來硬的不行,那就只能來軟的。從大義的角度聲討蘇家,逼迫云州軍退回云州,這是唯一的選擇。雖然大家心里都明白這位蘇大少就是蘇天雷欽定的接班人,不過現在他還并不是正式的節度使。
所以吳欽差跟蘇長空聊天時也只是閑話家常,絕口不提云州軍撤退的事情。兩人你來我往,說的都是些無關痛癢的話題,仿佛是一出默契十足的啞劇。
在豐度城休整一夜后,蘇長空就率領三千黑甲騎兵護送吳欽差的欽差使團前往夷州城。秋日的陽光下,這支黑甲騎兵威武雄壯,鐵蹄踏地之聲如同滾滾悶雷。每個士兵都身著墨黑色的精鋼鎧甲,胯下都是上等的戰馬,光是這般陣仗,就足以讓人心驚膽戰。
吳欽差坐在馬車里,聽著這令人生畏的蹄聲,不由得暗自咂舌。這等精銳之師,怕是整個晉國都找不出幾支來。難怪朝廷對云州軍如此忌憚。想到這里,他更加確定了要以柔克剛的決心。
三天后,浩浩蕩蕩的隊伍終于抵達夷州城。城樓上,夷州城的旗幟在秋風中獵獵作響。丁奉、秦相維等人已經率領文武官員在城門外列隊相迎。他們個個衣冠楚楚,神情肅穆,顯示出對這位欽差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