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刺桐游神
第435章刺桐游神
閩建,刺桐城。
白礁慈濟宮作為閩建揚名海內外的標志民俗建筑,前殿重樓,有檐廊、門廳和鐘鼓樓;中殿為正殿,由數十根巨大的石柱支撐,其中有十二根盤龍大石柱,看著巍巍神秘壯觀。
王書桓還有王祥宏兩個返鄉的道院弟子在白礁慈濟宮前殿中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眼瞪小眼。
他們兩個是被家中長輩叫來,進行正月初四用于游神的塔骨神像制作指導。
閩建是一個民間信仰非常豐富的地區,當地人民祭拜的神明種類繁多,其中又以媽祖,保生大帝,三圣王,華光大帝,五靈公,泰山府幾位神明的影響范圍最廣。
這里的老人相信每年臘月二十四神仙們就會返回天庭述職,正月初四則會重返民間,為了歡迎神仙們的歸來,村民們從廟里將神像請出,放在轎輦上游行,寓意神明巡視民間,帶來一年的安康與幸福,也就是所謂的游神。
神明出行是需要有神將的,例如保生大帝駕前有三十六天將、朱夫子,魁星爺、關平太子,周倉將軍。
這些輔將不會有八抬大轎抬著出廟,而是制作塔骨神像。
塔骨神像又稱“大神尪”,主要分為“頭筒”和“骨架”等部分。頭筒用樟木雕刻制作,身體骨架則用竹篾編織而成。每年到了游神季,就把頭筒和竹骨架拼裝在一起,而后穿衣服、戴盔帽,迎神時人鉆入竹骨架內,用肩膀扛著神像行走。
今年閩建各大神明廟宇制作這些塔骨神像時,不約而同的開始邀請返鄉的道院弟子進行道指導,并且由道院弟子穿戴進行游神。
用村民他們的話說,這些道院學生都是接觸過真正的神仙的,以后說不定也會成為神仙,由他們來主持游神最合適不過。
作為白云道院的弟子,王書桓極為搶手,最后白礁慈濟宮費巨資聯系到了王書桓的祖父,順帶著王祥宏作為贈品也一并被送了過來。
王祥宏面上肌肉保持微笑都已經僵直了,小聲的詢問王書桓:“哥,你會這些嗎?那個保生大帝座前的神仙具體都長啥樣,穿什么?
“廢話,我當然不會。
“啥,你們白云道院都不教這些的嗎?”
“怎么,你們青海道院教啊。”
“也不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