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交易和特赦
只是老尼爾森的無位置化理論沒有帕特萊利那么聳動和駭人聽聞,所以影響力沒有那么大。
帕特萊利的無位置化說起來美好,但在NBA沒有可行性。
五個什么都能做的2米左右的球員?
五個麥迪嗎?
一只球隊能有五個麥迪?
整個聯盟都找不到五個麥迪。
和帕特萊利的五小沒有任何操作性相比,老尼爾森的無位置化五小戰術相對來說可行性就大多了。
老尼爾森的無位置化,是位置模糊了,但分工并不模糊。
老尼爾森的五小戰術是在運動能力出眾,防守出色,在場上不知疲倦奔跑的基礎上,有人負責組織,有人負責得分,有人又負責投籃等等。
老尼爾森的無位置化以防守為根基,同時在場上發揮小個陣容的速度和錯位進攻優勢。
這是老尼爾森對他跑轟體系防守不行的優化。
這在理論上是可行的,在操作上也是可行的。
只要找到這套體系中那個有著內線身高,可以防守,也可以組織還能防守,并且還能推快攻的戰術核心,再圍繞這個戰術核心找來四個其他功能的球員,這套體系就能搭建成功。
作為一個瘋狂的科學家,和帕特萊利那樣喜歡語不驚人死不休,喜歡博眼球的嘴炮不一樣。
老尼爾森是真的一直在準備在NBA實驗他這套離經叛道的戰術體系。
那時候老尼爾森遇到克里斯韋伯后,覺得這是上帝在賜給他的禮物。
身高,速度,進攻,防守,組織,投籃,球商等等,這是一個無所不能的璞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