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我們倆》這部片子,周洛一開始就是準備沖著戛納去的。 歐洲三大電影節,按時間順序來說。 柏林側重歷史和政治,主要是展現對社會的反思,偏現實主義。 戛納偏藝術,更多的展現人物內心刻畫。 女性題材和邊緣人題材也比較多。 感情細膩,帶著點文藝探討研究。 威尼斯則是先鋒電影的舞臺,有很多的實驗電影。 比如98年的《羅拉快跑》,更偏重個人化。 《我們倆》這部大女主電影,在版本更新快的歐洲,正合適報名戛納。 現在才1997年,國內電影市場的至暗時刻。 群魔亂舞,搞商業片這種想法是根本行不通的。 96年票房排行。 前十里只有兩部華語電影, 一部是大哥龍的《警察故事4》,票房8000萬。 另一部是主旋律電影, 各種單位包場的《孔繁森》,票房3600萬。 97年大哥龍的片酬大概2500萬。 姑且不說大哥龍愿不愿意參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