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張一謀的往事
“攻擊你的雜志也不少,要我說你大可以不用理他們,票房足以說明一切了。”
“這都是一些影評人在吹毛求疵,我挺喜歡你這電影的,我當時看完都想帶著我家人去中國旅行了。”
“哦?歡迎歡迎。”
周洛一邊回答,一邊順手抽出了最底下的一本雜志。
“可惜我的假期不允許,這就是壓榨,你懂嗎,周?”
周洛沒有理會馬丁內(nèi)斯對公司的吐槽,之前老說華人潤到美國吃苦耐勞,其實有些地方真不如拉美裔。
能到美國的并且留下的,都經(jīng)過了一輪篩選,我朝潤過來的多數(shù)是懷著發(fā)財夢的,一般那種洗盤子什么的反而不愿意去做。
而拉美裔占有地理優(yōu)勢,走線過來的時候也經(jīng)過了一輪篩選,不能吃苦耐勞想賺快錢的,早就加入了有活力的社會組織。
愿意工作的都是一等一的卷王,比如馬丁內(nèi)斯這種,能在CAA站穩(wěn)腳跟的,都是卷了好多年的。
周洛抽出來的是一本《電影評論》(FilmComment),這是紐約林肯中心電影協(xié)會出版的,聽出版機構的名字知道,雜志風格比較偏嚴肅。
這里面的內(nèi)容是影評人對兩個月之間影片的評分,還有一些介紹、訪談和其他電影節(jié)等內(nèi)容。
順著目錄找到了《白日夢想家》的部分,映入眼簾的首先是影評人評分(6.5/10)。
周洛看了一眼這個分數(shù),下意識的看了一眼影評人的名字:PeterDebruge。
這名字周洛還真認識,前世他是一個著名的影評人,《名利場》雜志的兩個扛把子之一,現(xiàn)在算是初出茅廬。
他對《白日夢想家》的評價角度很奇怪,直接追溯到了七八十年前的原著。
“《白日夢想家》這部電影故事平平,老套到在電影史里隨便一年里都可以找到好幾部雷同的。”
“本片的導演周洛,我覺得他做的最錯誤的事就是讓金凱瑞來演沃爾特這個角色。”